1)第261章 摘桃子_三国:开局继承三个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秋闱火热召开的期间,大汉新的都城许昌,正在进行一次大朝会。

  曹操被阻挡在徐州之外,刘备跟着鲁肃前往徐州任职。

  难得的是吕布授首,其首级在之后被鲁肃托人硝制后送了过去,算是对朝廷有了交代。

  “陛下,目前朝廷收入不佳,大多数的开销已经投入到军旅之中,实在没办法再重设太学。”杨彪出列。

  作为朝廷新任的大司农,朝廷钱粮的大管家,他很遗憾的说道。

  不远处的尚书郎悄悄撇撇嘴,财政收入的确不高,毕竟曹操的地盘就那么点。

  不过真要开个太学,规模不太大的话,问题是不大的。

  只是两个派系的主事,都不希望陛下重建太学而已。

  尤其是曹操,傻子才会愿意花自己的钱,给陛下培养忠诚于他,甚至以后还会对付自己的人才。

  “可不办太学,官员更迭问题怎么解决?要说以前,每年各地都会举荐一批孝廉入京,担任几年的郎官,一部分下方,一部分留在朝廷各衙任职……”刘协反问。

  群臣沉默,不是赞成,而是觉得没必要。

  说好听点,大汉正统依然存在。

  说难听点,如今群雄割据,大家各自为政的。

  就说这里,实际话事人是曹操,人才的提拔和选拔,都是他一手操控。

  剩下一些名额,曹操拿来作为筹码,送给和他关系不错的朝臣。

  靠着这个,朝廷各衙门,以及朝廷‘实际控制区域’的人才是够用的。

  甚至于,恨不得曹操继续扩大地盘,这样才能安排更多的子弟到官位上。

  说到底,就是在人才选拔方面,以及有了成熟的体系,不需要陛下多此一举。

  他只要好好的造人,有空处理一些微不足道的政务,不要添乱就好。

  “陛下,不若下一道旨意,让各州按照惯例,把今年的孝廉送入京城?”蔡邕出面。

  众人只觉得一阵恶心,怎么又是你?

  对于其他两派来说,蔡邕这一派就是搅屎棍!

  本来已经趋于平稳的利益关系,非要各种插手。

  最后除了恶心人,什么用都没有!

  至于蔡邕投靠陛下什么的,说来笑笑也就算了。

  这年头组建派系,自然是为自己谋取利益。

  继续依附大汉这艘破船,有什么意义?

  忙来忙去,最后也不过是为这艘破船殉葬而已……

  “陛下,当务之急,乃下令制止袁绍和公孙瓒继续打下去,同时派兵收复关中。至天下稳定下来,再逐渐收回各地的军权,实际控制地方,而不是纠结太学的事情。”董承出面。

  董承此人有些矛盾,一方面他希望能自己的派系,以及自己的家族多捞点好处。一方面因为的外戚,又希望朝廷能结束地方割据的局面,实现大汉中兴。

  毕竟大汉中兴的话,他的身份也会水涨船高,最后三公肯定有他一个位置。

  不如说,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