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2章 奉天子的利弊_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期的。”

  曹恪道:“而从长远看,这会让大伯以及我们曹家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

  “怎么会陷入尴尬之境呢?”曹操不由得问道。

  “大伯将天子迎到这里来后,天子必不甘心充当傀儡,一定会在帝党的教唆鼓动下玩阴谋诡计,以图收大伯之权,请问到那个时候,大伯是否愿意还政天子?”曹恪直接了当地问了曹操第一个问题。

  “这……”曹操想不到曹恪居然会问这个问题,不由得愣住。

  荀彧、夏侯惇、戏志才、毛玠等人似乎没想到曹恪想问题居然会想得这么长远,都有些惊讶。

  曹操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曹恪的问题。

  说愿意还政吧,这有违他的本心。

  自己千辛万苦争取到的权力,最终还是要还给汉家,还给天子,这搁谁都不会乐意。

  再说,还政后,自己会有好果子吃吗?

  看看韩信,再看看霍光,都是什么下场?

  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帮助刘邦消灭项羽,打下万里江山,事后却死于吕后这个妇人之手。

  霍光这个权臣死后,被宣皇帝灭了满门。

  有韩、霍二人的殷鉴在前,自己还敢还政?

  也不怕还政之后落得个满门抄斩?

  说不愿意还政吧,又表现得太过利欲熏心了。

  自己明明从陈留起兵到现在,打的旗号都是兴复汉室。

  既然是兴复汉室,那就意味着将来自己大功告成之后,必须将权力还给刘家的天子。

  不还政天子,那兴复汉室不就成了一句谎言了吗?

  这大汉朝皇帝姓刘!

  大汉是刘家的大汉!

  曹某人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剿灭群雄,事后却不将权力还给刘家的天子,说得过去?

  曹操不敢当着堂下众文武官吏的面说实话,又觉得说些愿意还政之类的违心之言显得很虚伪,思前想后,还是决定保持沉默。

  曹恪见曹操不说话,知道他有有苦难言,于是笑了笑,紧接着问起第二个问题:“如果大伯不愿还政,将来势必会与天子以及帝党发生冲突。这个时候我们曹家又有两个选择,要么隐退,将大政奉还,要么谋朝篡位……”

  “什么?篡位?”荀彧吃了一惊,道:“这怎么可能?”

  戏志才、毛玠等也十分惊讶,都说不可能。

  “文若、志才、孝先,你们三位先生不必惊讶,其实这是必然的。”曹恪淡淡地道,“我大伯和他的后继者到了那个地步,如果不篡位,早晚有一点会步霍光的后尘,身死族灭,可是如果篡位,必定会引来后世唾骂,后来人也会有样学样,毕竟我们曹家篡得,别的家族也篡得……”

  曹操打断曹恪的言语,道:“贤侄现在说什么还政还是篡位,是不是太早了?”

  “是啊,现在奉天子之事八字还没一撇,安俨公子就说起要不要篡位之事,实在是言之过早。”

  说话之人是个年过三旬的中年汉子,姓毛名玠,字孝先。

  “大伯和孝先先生言之差矣!”曹恪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要想做好一件事情,方方面面都要考虑清楚。”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曹操听了这话,眼前顿时一亮。

  曹恪又稍稍转头,凝视着荀彧,问道:“如果我大伯听了先生之言,去迎奉天子,导致未来出现不得不篡位否则自身难保的困局,不知先生到时候会怎么做?您是站在天子那边坚守自己的初心还是站在我大伯这边助他一臂之力?”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