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5章 新人履新_三国:开局继承三个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系列的调整,伴随着这个超长的大朝会结束而开始。

  整个皇宫都开始进入繁忙阶段,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次调整并没有太复杂。

  原本的三公保留,只是改为太师,太傅和太保。又新增三孤,即少师,少傅和少保。

  三公和三孤不能说没有权力,只是也更接近虚衔,用于加封。

  又设置三省,即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

  中书省相当于三公衙门,只是从此三公不能单独开府设衙,相当于削弱三公的职权。按说有个中书令主掌中书省,实际相当于丞相,不过孙暠没有设置,只是让各中书侍郎好好加油。

  尚书台改为尚书省,分兵部、工部、刑部、吏部、礼部、户部、农部、税部和宣部。

  兵部掌军政诸事;

  吏部掌管官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诸事;

  礼部掌管五礼、科举、教化、外交往来;

  户部掌管户籍、民政事;

  工部掌管工程营造,科技研究事;

  刑部掌管司法事;

  农部掌管农林矿商事;

  税部掌管税赋、俸饷事;

  宣部,主舆论宣传引导。

  三公九卿的职权,基本都下放给九部,不过由中书侍郎管辖和监督两到三个部的工作。

  总的来说,实际事务和之前的三公九卿制没太大区别,只是权力有所下降。

  设置大理寺(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诉讼事务。

  宗正不变,继续负责宗亲事宜。光禄勋改为都察院,职权基本不变。

  设置警察寺,把全国贼曹单独作为一个系统。再加上大理寺,相当于把治安、刑侦、诉讼和审案的权力,从各地县令手中分出来,只是名义上归县令管辖。

  不过宣传部单独出来,意味着锦衣卫的权力要被分走些,这个不少官员是支持的。

  毕竟锦衣卫的权力有些过大,不仅负责天子亲军,负责监督百官,负责情报工作,还负责宣传工作。

  目前的锦衣卫指挥使是吕炽还好,若换了各权欲重的,皇帝都有可能被架空。

  奈何是宣传工作上,孙暠规定若锦衣卫有需要的,宣传部处于协助的那一边。

  不过具体范围,有明确规定,只能是针对情报战的情况。

  正常情况,两个衙门不会有交集。

  最后以文秘工作为主,可以参与中书省和尚书省工作的部门,叫做门下省。

  设内务府和詹事府,前者相当于少府,后者主要服务太子,使其适当接触一定的政务,以及了解帝国的情况。

  毕竟是皇子尤其是太子,也不可能随便让他出宫。惦记他的人可不少,一个‘意外’说不定人就没了。

  可如果正规出宫,想要看到一些‘真’的东西,就难了。

  梳理了一边之后,群臣发现扣除职权有略微的变化,具体工作内容,好像没什么变化。

  把衙门整理一下,把分管的事情分摊一下,尤其是尚书台那边,钟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