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八章:东林党的舆论攻势(求票、求收藏)_崇祯本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蚊子哼哼一样烦人,但没什么大碍。

  魏公公忘记了蚊子可不止会哼哼,它还会咬人、吸血。

  魏忠贤明显低估了东林党在民间的影响。

  东林党本就起自民间。

  万历三十二年,削官去职的顾宪成,修复了宋朝杨时创办的东林书院,开始在东林书院中讲学。

  在大明宽泛的言论环境下,东林书院吸引了大批学者聚会。从开始单纯的学术聚会,慢慢转化成后来的东林党。

  东林党本就以书生意气、针砭时弊、抨击朝政出名。

  离开朝堂,回到民间的东林党人更是如鱼得水。

  要知道,东林党人最擅长的从来就不是朝政,而是操纵舆论。他们在大明的文人阶层有着最广泛的支持者。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就是顾宪成手书,悬挂于东林书院的千古名联。此联也是东林党人的绝佳写照。

  在舆论方面,阉党完全不是东林党人的对手。

  面对完全翻转的流言,阉党甚至都无从下手,只能静观其变。

  出乎崔呈秀的预料。

  流言并没有逐渐散去,反而越传越烈。

  在流言的带动下,各地多次掀起对抗税监的行动。

  纷乱中,东林党人正式开口了。

  在野的东林党人陆续发表声明,严厉谴责阉党迫害小民百姓的恶劣行径。有东林党六君子之称的“杨涟、左光斗、周朝瑞、袁化中、魏大中、顾顺章”六人,言辞最为激烈。

  一时间,天下舆论一边倒的指责阉党。

  “卑鄙,无耻。他们的良心都让狗吃了吗?”魏忠贤愤怒的叫道。

  小民百姓不知内情,盲目的信谣传谣也就罢了。

  你们所谓的六君子难道不知内情?

  朝廷邸报你们难道看不到?

  所谓的君子就是这样颠倒黑白的?

  虽然六君子没有一人,是直接针对这两个案子发表评论;虽然他们评论的税监迫害小民也确有其事。但这个时间点,发出这样的评论是什么意思?

  这不明摆着是在挑动各地反对魏忠贤的政策吗?

  这种用激烈抨击来推动民潮,进而影响朝政,不正是东林党人最擅长的套路吗。

  魏忠贤忿恨欲狂。

  如此声势的言论,已经惊动了天启皇帝。

  “朕真的错了吗?”天启皇帝有些不知所措,他的政治智慧还无法对这种局面做出清晰的判断。

  “小五,你那琉璃匠师家里过的还好吧?”朱由校一边摆弄宋船模型,一边似无意的询问。

  “很好啊!”朱由检兴致勃勃的回答。

  “大哥,我没留他在府里,他又回颜神镇了。”

  “大哥,你不知道,那小子名字就叫岳大石。是大石头的大石。乍一听还以为是大师呢?”

  “那小子才18岁,是个憨头憨脑的实诚人。手艺倒不错,他还给我做了个花瓶。改天我给大哥拿来。”

  “他嫌京城不好建窑,执意要回老家,我就让他回去了。”

  “朝廷铲除了那个土霸赵家,没人再欺负他们,他们乡民的日子现在都好过了不少。”

  朱由检哇啦哇啦的说了一串。

  “要我说,那些土霸死绝了才好。还敢打着朝廷的旗号给自己家收税,真当自己是土皇帝啊?”朱由检又愤愤不平的补上一句。

  “大哥,你这模型做的这么精细干什么?”朱由检盯着朱由校手里的船模型问道。

  “这可不是一般的模型,这是烫样。”朱由校嘴上回答,心中却在想,是该叫锦衣卫查查现在颜神镇的状况了。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