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一章:朱由检的目的(求、求)_崇祯本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迅速权衡着。

  朱由检看郑英泰一时没有说话,跪拜在地的面孔也看不清表情,心中稍稍有些焦躁。

  他刚要再次开口,心中却猛然惊醒,“我着什么急啊?郑英泰又不是什么历史留名的人物。就算他是,我也没有收集名人的癖好,我在急什么?”

  心念电转之间,朱由检又沉下心来,静静地等郑英泰开口。

  急什么?反正自己现在无事,完全可以慢慢的消耗一下时间。

  思维发散间,朱由检就分心思索自己着急的原因去了。

  偏殿一时陷入沉默之中。

  时间稍微一长,郑英泰挺不住了,他这个体型长时间跪拜在地,根本撑不了多久。

  信王的问话让他有些惊惧。短短的一句话间,他无法把握信王真正的想法。当他试图用沉默换取信王再次发言,好从信王新的言语中揣摩信王真正的意图时。很意外,信王竟然也沉默了下来。

  信王好沉得住气啊!

  这个姿势郑英泰却实在维持不住了。

  “小人希望能够投效信王门下。”郑英泰开口说道,他趁机换了换姿势,使自己身体舒服一点。

  朱由检没有开口,依然保持着沉默。

  信王的沉默像一块巨石,沉沉的压在郑英泰心头。他在心中快速衡量一下得失,毅然再次开口:“小人愿将郑家的一切都献与信王殿下,只求信王殿下接纳!”

  听到这句话,朱由检终于开口了。

  “你们郑家都有什么?”一句似乎并不上心的询问。

  听到这句话,郑英泰却感到自己心口一松。

  有反应就好。

  “我们郑家在京城有钱庄、银楼、当铺各一处。城内住宅一栋,城外庄园一处,田地130余亩。”郑英泰迅速将郑家在京城的产业汇报一遍。

  朱由检懒得听他唠叨这些细账,他冷淡的说道:“如果你们郑家有的只是这些东西,就不用再说了。”

  郑英泰心头大惧,他似乎明白信王想要的是什么了。“给,还是不给?”郑英泰陷入两难当中。

  稍作权衡,郑英泰随即就明白过来,他苦笑一声,自己还有的选择吗?若还有其他选择,自己又何必登信王的门。不想全族逃亡,也就只有这一条路可走吧。

  “郑家现有商路两条,望信王笑纳。”郑英泰决然的说道,话一出口他觉着自己身体似乎都有点虚脱。

  “两条商路?”朱由检有些意外,怎么才两条?压抑心中不满,他淡淡地问道:“两条?你们郑家主跑的是那边啊?口外还是关外啊?”

  信王的这句话真如晴天霹雳一般,郑英泰脑袋嗡嗡作响,他只觉得浑身发软,似乎骨头已经无法支撑住他的体重。

  这是郑家最大的秘密,信王怎么会知道?

  山西商人的发家史,前世朱由检听得多了。

  在大明,晋商不靠走私,怎么能发家?

  晋商走私不外乎两条线,一是草原也就是口外;二是辽东也就是关外。

  大元朝的金帐汗国崩溃以后,草原从未真正臣服过大明,丝绸之路也就成了传说中的存在。

  丝绸之路的断绝,使远途的番商从宋朝开始,大都改走水路。

  失去了发财的丝绸之路,晋商也只能靠向大明的敌人走私,才能赚取暴利。

  走私的商路只在商人之间默默流传,信王怎么会知道?郑英泰怎么也想不明白,他发现自己真的小瞧了这个少年王爷。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