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五六章:宁锦大捷的重要性(求订阅、推荐、收藏)_崇祯本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大明朝廷也才将将收到500万稍冒一点头。

  500万?

  只有500万,这实在离理论上的7000万,差的也太多了点。

  更何况,这500多万中,还含有大量魏忠贤靠各路税监巧取豪夺盘剥而来的银子。抛出哪些,大明朝廷真正所收的正税连300万可能都不足。

  也就是说,单靠大明朝廷所收的正税,就算全部拿来支付辽东的军费,也还有一个巨大的差额。

  理论税额与现实收入出现这么巨大的落差,让朱由检怎能不抓狂?怎能不揪心?

  朱由检感觉他能坚持着不抽过去,他就该为自己坚韧的神经点赞了。

  不过,这理论上的7000万是如何变成现实这300万的?大明朝廷一年的税赋到底有多少?

  被迎头一盆巨大冰水泼清醒的朱由检,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巨大求知欲,促使他重又沉下心来,仔细翻阅着大明历年来的税收记录。

  看罢大明历年的税收记录,朱由检发现,所谓7000万正税果然只是一个美妙的理论数字。

  这个数字,即便是张居正厘清天下田亩的万历九年,大明朝廷也未能收齐过。

  大明的税收,一直是按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定的规矩,由各地方衙门从百姓手中收取到稅赋后,先留出地方运转所需的资金后,再向京城转运那需要上缴的稅赋。

  也就是说,大明朝廷拿到的稅赋,其实是各地衙门在预留完自己所需的一份后才上交的部分。这样,当稅赋收取不足的时候,地方衙门当然要动动小心思,优先满足自己所需后,再考虑京城朝廷。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方衙门向朝廷上缴的稅赋,当然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大量拖欠。

  朱元璋怎么也想不到,当初他为了减少百姓负担所定的规矩,会让地方衙门有了拖欠税赋的机会。

  万历九年,张居正权势达到最顶峰的那一年,大明朝廷总共收到正税366万,盐税100多万,其他杂项30余万,总共也只有500多万两银子。

  那可是张居正权威最盛之时,他也才收了500多万的税。这个发现,简直让朱由检差点惊掉了下巴。

  嗯,相比张居正这500万,天启五年能收到500万倒也真不算差了。

  看着万历九年的税收数字,朱由检不由咧了咧嘴。

  可是,这总共500万的税收,最多也就才勉强够辽东的军费,其他像维持朝廷运转的费用;维修三大殿的费用;还有小冰河时期最最关键的救灾费用;让朱由检的要到那里去找呢?

  面对巨大的财政赤字,再看看各地衙门历年来那更为庞大的税赋拖欠数字,朱由检真是感觉万分头痛。

  朱由检从白水王二起义和澄县暴动的种种细节可以感受到,大明的地方衙门恐怕都已快烂透了。

  风风雨雨走过了2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