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四三章:骤减的税赋(求订阅、推荐、收藏)_崇祯本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满清斩杀于宁古塔。算是英雄了一世,却死的相当窝囊。

  这福建、广东的所谓倭寇首领既是郑芝龙,那他们恐怕就不是什么真倭寇了,十之八九是郑芝龙组建的那个十八芝海盗吧?

  嗓中咕哝一声,朱由检打开奏章仔细看了又看,他的目光凝聚在内阁的贴黄上。

  福建、广东遭倭,官军数次受挫。又因福建大旱,灾民四起,除留福建、广东本地税赋用于剿倭外,再请调浙江税赋予以补贴。

  ‘留用、补贴’,朱由检手指的敲击忍不住变得更为急促。

  这份奏章是如此处置,而针对水西土司叛军的奏章,也是要把云贵川三地的税赋留用,还要请调湖北的税赋予以补贴。

  这几处税赋都要留用补贴,再加上陕西大旱,整个大明的十三布政使司,转眼就有8个省的税赋无法收缴到京;而大明却还要为陕西再多支出一大笔赈灾的费用。

  这些再加上维持朝廷正常运转的费用,以及辽东战场的所需,大明国库怎么还能支撑得住?

  朱由检看着这些奏报,立马就感觉头痛欲裂。

  这局面,这是非要逼迫他从内库里向外掏钱啊!

  魏忠贤匆匆而来的意思,朱由检终于明白了。

  “魏大伴,这个福建郑芝龙,非要剿灭吗?能不能招安?”

  思索片刻,朱由检见魏忠贤仍无开口的意思,忍不住把自己所想问了出来。

  前世郑芝龙能被招安,今世也该可以吧?

  “招安?”

  魏忠贤听到朱由检的建议愣了一下,思索片刻才小心翼翼的回话:“回陛下,招安也不是不可。可福建、广东两省官军方将受挫,就算要招安巨寇,也需同时补充官军战力才行啊?”

  是啊!

  朱由检心中暗暗叹息一声。

  这一句,魏忠贤说的倒是非常在理。就算要对郑芝龙招安,也必须要补充大明的官军才行。要不然,即便郑芝龙同意招安,那招安也就只是个名义,如何能限制住郑芝龙。

  罢了。

  朱由检敲击的手指一凝,心中作出了决定。

  这几件事,也只能先按内阁的安排行事了。

  拿起朱笔,准备批复,朱由检猛然又向魏忠贤问道:“魏大伴,朕的内库尚有存银多少?”

  “回陛下,内库现只有存银480万两了。”

  对朱由检的这个问题,魏忠贤那是了然于心,他带着几分骄傲随口就回答了出来。

  只有480万两了。

  听到这个数字,朱由检心中再次重重叹息一声。

  480万两听起来挺多,却是魏忠贤从各处搜刮得来,这些可真不算正常的收入。

  更何况,虽然朱由检也不知大明朝廷现在具体的预算花销,但有一点朱由检非常清楚,480万两对现在的大明来说那绝对是远远不够的。

  叹息一声,朱由检还是提笔在奏章上各批了一个‘可’字。

  虽明知这御笔朱批一落,大明的岁入立马就要减少一半,可朱由检一时却也找不到别的办法。这兵祸天灾齐来,他也只能先应付过去再说。

  看着魏忠贤收起奏章匆匆离去,朱由检一时也没了继续制作模型的心情。

  魏忠贤不知道,但朱由检清楚的知道。按前世的历史,大明就要进入年年灾荒的时代了。要前世历史所记无错,自崇祯登基起,大明就进入了一个天灾多发时期。正因为那连年的旱、蝗、涝、瘟疫等天灾不断,才会造成连年的农民起义,最终才葬送了大明皇朝。

  不过,前世崇祯登基是在天启七年,而今世这才天启六年。难道,历史改变了,这天灾也随之提前了?

  陕西大旱,流民遍地。

  一想到奏章上所奏的这几个字,朱由检忍不住浑身一激灵。

  前世灭亡大明的农民起义,可就是发源于陕西。今世不会现在就要开始了吧?

  “高起潜?”朱由检厉声喝道:“你马上给朕盯紧了陕西。朕要知道陕西的民间,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形。”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