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二三章:浮光掠影忆当年(求订阅、推荐、收藏)_崇祯本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练的朱由校,甚至对皇帝所要担负的职责都一无所知。

  好在泰昌帝朱常洛给他留下内阁班子还算得力。朝廷庶政,他只需交由内阁处理就好。

  不过,登基前夜发生的移宫案,司礼监掌印太监老王安以及哪些慷慨激昂的东林党人,给朱由校留下了很深的阴影。

  外廷众臣也就罢了,但老王安,朱由校不得不马上把他换掉。还是用相伴多年的李进忠,感觉更安全一点。

  魏忠贤的絮絮叨叨声中,朱由校奋力睁开眼,撇了他一眼。

  这些年,李进忠也明显老了。

  嗯,李进忠本姓魏,鉴于他多年的辛劳,朕就让他恢复了本姓并给他赐名忠贤。

  朱由校对自己赐的这个名字感到很满意,但帝国朝政方面就不那么叫他满意了。

  天启元年,他才登基不久,辽东就打了一个大败仗。那个什么什么老奴,竟然把辽沈都占了,辽东危险。

  虽然辽沈到底在哪儿,他并不太清楚。可朱由校清楚的知道一点,辽东那也是祖宗传下来的基业,就这样轻易丢了还行?

  朝中诸臣在一顿乱七八糟的相互攻击以后,总算派出了熊廷弼和王化贞去收拾残局。

  可朱由校没想到,天启二年紧接着又是一个广宁大败,老奴差点就打到山海关了。

  山海关,朱由校还是大体知道在那里的,哪里距京城可实在不算太远。

  朝中的东林党人,这次大举发难,怨其他朝臣掣肘,是其他朝臣才导致了广宁大败。

  好,鉴于孙师也算是东林党人,朕相信了他们。朕准了方阁老的辞呈,把朝政完全交到了东林党手中。

  可他们是怎么回报朕的?

  想到这儿,朱由校脸上露出一丝怒容。

  掌控了朝政,号称众正盈朝的东林党人,除了排挤异己,指责他不修德行,和向他讨要内库的银子以支撑朝廷运转外,他们还干了什么?

  户部国库枯竭,朕的内库也即将枯竭,那些东林党人看不到吗?

  同是东林党人,为什么孙师和叶阁老在为朝廷殚精竭虑,而杨链、赵南星、高攀龙等人眼中就没有朝廷,只有自己的那点清名?

  难道他们就不知道,朝廷没钱,军队就没饷、百姓就没有赈济。没饷、没赈济就会天下大乱。天下大乱,朕的祖宗基业就会不保。

  这么简单的道理,他们怎么就是不明白?

  除了排挤异党,他们就不能做点实事?

  粗粗喘了口气,朱由校的面容变得有些狰狞。

  朕算是看明白了,他们不是不明白,他们只是私心太重。他们一个个心中装满了他们的清名、他们的家族、他们的利益,哪里还有地方来考虑朕,考虑大明的存亡。

  幸好朕还有小五,还有魏忠贤。

  想到小五,想到魏忠贤,朱由校脸上慢慢平和了下来,嘴角露出了一丝得意的微笑。

  魏忠贤既忠心又胆大,虽然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