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六八章:晋商与开中法(求订阅、推荐、收藏)_崇祯本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中。

  郑家草原的商路也是在那个时候打下的底子。

  大明开国初的那几十年,可以说是边商最好的年代。

  那时有多少山西商人依靠开中法,慢慢摆脱了贫困成为富甲一方的豪商。

  有多少山西人依靠老乡的提拔、带引,慢慢走上经商这条道路。

  又有多少山西家庭在依靠开中形成的商路养家糊口。

  可以说,没有开中法就不会有晋商出现。

  晋商就是依附开中法在生存和发展的。

  可惜,随着大明承平日久,开中法慢慢变了味道。

  先是边商辛辛苦苦输边得到的凭证,在朝廷更换盐引或支盐时,总会受到各种刁难。

  这迫的边商不得不把一部分凭证或盐引,贱卖给背景深厚的坐商。

  那个时候,虽然边商的利益受到了坐商极大的侵袭,但边商至少还有大半利益可得。

  可等到了大明弘治帝时,被文臣忽悠傻了的明孝宗(被文臣奉为大明最贤明的皇帝),竟然傻乎乎的允许民间用银子直接购买盐引。

  这个用银子直接购买盐引的政策,就是开中法中的折色法。

  这个所谓的折色法彻底毁坏了开中法的根基。

  大家又不傻,可以直接用银子买,那谁还辛辛苦苦的跑边塞输边。

  从那时起,连边塞都不知在哪里的,无数背景深厚的坐商,开始用成箱的银子,从朝廷手中购买盐引。

  折色法口子一开,朝廷分给边商的盐引越来越少。

  当辛辛苦苦向边塞运送物资,却迟迟拿不到盐引:

  好不容易拿到盐引,却从盐场支不到盐时;

  边商开始衰落了。

  那个时期,辛辛苦苦运粮输边的边商,除了背景特别深厚的几家,其他人都因迟迟拿不到盐,日子开始变得越来越难过。

  边商不得不开始谋求变化。

  边商中背景深厚的几家也终于厌倦了输边的生活,他们开始全家搬离边塞,回中原做个坐着就能挣钱的坐商。

  到了此时,大明盐业的利益,已经逐渐被大明内地的坐商吃干抹净。

  至此,大明的边商中除了极少数转为坐商的几家,还能从大明盐业中分到一杯利外,其他边商再也拿不到他们应得盐了。

  到了这个时候,彻底拿不到盐的边商纷纷破产,开中法也就走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

  这个时候,若非郑家祖辈凭借高超的眼光,早早就展开了多项经营,恐怕郑家也难逃边商破产的狂潮。

  可就算郑家没破产,但郑家祖传上百年的商路,也只剩下草原走私的商路还在勉强维持着。

  这种情况下,信王再提开中,有无数破产边商的例子在前,郑英泰又怎么能不勃然变色。

  “殿下。”

  郑英泰想了又想,还是抱着美好的愿望,小心翼翼的问道:“殿下,不知您拿到了圣、德、超、千、古、皇、风、扇、九、围这十纲中,那一纲的分配权?”

  “你说什么?”朱由检被郑英泰问了个愣怔。

  郑英泰说的是什么鬼,他怎么听不明白。

  “殿下,恕小人冒昧。不知殿下拿到了那一纲盐的分配权?”

  看朱由检的反应,郑英泰心中暗暗叫了一声苦。

  殿下连纲盐的名称都不知道,只怕殿下是被人骗了。

  果然,郑英泰就听信王殿下诧异的问道:“纲盐,那是什么?是吃的盐吗?”

  完了。

  郑英泰就感觉脑袋都大了一圈。

  信王殿下看来是真的被人骗了。

  都不知道纲盐是什么,那还开什么中!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