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一三章:泥模、铁模?(求订阅、推荐、收藏)_崇祯本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模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成型的泥模更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做阴干处理。

  泥模最大的缺陷,就在阴干处理上。

  泥模需要的是阴干,它不能晒不能烤。因为黏土制成的泥模,晒和烤都容易干裂。一旦干裂,泥模也就废了。

  浇铸火炮,泥模必须干透才行。一旦泥模中的水分没能彻底干透,那铸造时,受铁水热气一逼,泥模中的水汽析出,铸造的炮身就容易出现气孔等蜂窝组织,导致铸炮彻底失败。

  泥模铸炮,铸10门能成功3门,就已经是很高的比例了。

  对于铸炮,孙元化是当之无愧的权威。

  整个铸炮的流程,从冶金、制模、浇铸到最后的刨光炮膛,孙元化说的头头是道。

  听完孙元化所说,朱由检才发现,铸炮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不过,从孙元化所说的程序中,朱由检也明显发现不太合理的地方。

  “用泥塑模?铸好在打碎取出炮身,那岂不是每造一门炮就要专做一个泥模?”朱由检感到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

  这种操作岂不是既麻烦又不易控制统一规格。

  “是啊,殿下。泥模铸炮确实有这种不便的地方。”孙元化颇有些无奈的回答。

  “那能不能用铁模来铸炮?”面对孙元化的无奈,朱由检轻声的问了他一句。

  在朱由检前世的记忆中,听到过铁模铸炮的名字,那应该会有这种工艺存在的。

  “铁模?”孙元化一下陷入沉思的状态。

  铁模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

  大明的农具,许多就是使用铁模反复浇筑出来的。

  铁模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反复使用,更无需考虑水分的问题。

  只是还从没有人用铁模铸造火炮这么大的东西。

  泥模铸炮,是源自中国古代大型铜钟的铸造工艺。在中国,大型铜钟是没有批量需求的。

  一次只铸一大钟,用一个泥模足够了。

  可火炮是需要大批量生产的,泥模已经远远不足以满足需要了。

  “铁模?这个应该可以试一下。”

  孙元化在心中简单计算了一下,他感到铁模铸炮应该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不过,到底行不行,那还需要经过实物验证一下才行。

  经这一次深入的交流,孙元化算是认可了信王的本事。

  从此刻起,朱由检才算是获得了与孙元化平等交往的资格。

  没办法,专家就是这个样。

  专家自有专家的尊严。

  就算你的身份再尊贵,专家也只会遵敬你的身份,而不会遵敬你的人。

  想获得专家的真正尊重,要么你在做人上做的无可挑剔,让专家打心底尊重你;

  要么你就得在专业技术上有一定的造诣,不需要你比专家的造诣高,但你至少不能让专家感到可笑。

  一个纯粹的外行,身份再尊贵很难获得专家真正的尊重。

  好在朱由检前世记忆中,真正的技术虽然不多,但远超这个时代的理念却有不少。

  像孙元化这几位实学专家,他们本身就已经是站在这个时代巅峰的存在。只是限于眼界的原因,他们欠缺的更多就是一个理念。

  比眼界,拥有前世知识大爆炸时期记忆的朱由检,那是完胜这个时代的任何人。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