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七三章:宁远城防(求订阅、推荐、收藏)_崇祯本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发疯了,他也不会好受的。

  先操练一下,也好。有备无患,不是吗?祖大寿在心中宽慰着自己。

  转念间,祖大寿又想到:“也许该把城外的族人先撤回来,这样是不是更保险一点?嗯,幸好现在离秋收还有段时间,还有足够的时间再仔细筹划一下。”

  东安县城

  天亮了。

  朱由检走出房门,在院中小步慢跑起来。出门在外,他睡得不沉,与其半睡半醒的赖在床上,倒还不如早起锻炼一下身体。

  当昨晚明确见识到这个时代落后的医疗条件,朱由检锻炼的心思更强了。

  有什么都不如有个好身体啊!

  慢跑几圈后,朱由检收住了脚步,一块锦帕一如既往的递了过来。

  接过锦帕擦了把脸,朱由检开口吩咐:“王拌拌,你安排个得利的人手,今天去县衙一趟,把周家田地挂到王府名下。”

  “老奴明白。”听到朱由检这样安排,王承恩是满心的欢喜。殿下总算知道置办产业了。

  这样安排周家,朱由检昨天就想好了。想让周秀才摆脱粮长的束缚,这是最好的办法。

  把周家的田地算作王府的产业,周秀才算成王府的人。这样,就算再多借给县衙差役几个胆,他们也不敢再找周秀才征税了。这就是大明最流行的投效。

  至于县衙会把周家的这份税收按到谁家去,朱由检就不管了。

  想来周家的税负,县衙十有八九会加到他那些没良心的乡亲头上。

  什么?那些乡亲会承受不了这么重的税。

  他们承受不了,那跟朱由检有什么关系。

  在什么位置就说什么话,这就是朱由检一向的想法。

  那些乡亲若是实在受不了,也可以投效他信王府吗。那样他就可以替他们出头了。

  什么都不付出,又凭什么想获得收获呢?

  周家的事情暂且就先这样处理吧。

  鉴于周秀才腿上有伤行动不便,朱由检专门留下两个人照顾他,等到周秀才腿伤好了再带他一家回京城王府。

  对周秀才,朱由检已经想好了怎么用他。周秀才会有大用处的。

  大队临走前,朱由检特意又去探望了周秀才一次。

  朱由检的办法似乎有效,周秀才整个人的状态不错,至少至今还没有出现高烧的现象。这让朱由检放心了不少。

  离开了东安县城,朱由检才发现,他来去匆匆的竟然连此处的街面都没正眼看过。

  唉,这也太有损微服私访这四个字了。

  在心底,朱由检发出一声轻轻地叹息。

  天津城

  望着远处的青砖城墙,高大的门楼,络绎不绝进出城们的人群,朱由检一下兴奋起来。

  对吗,这才是记忆中的那种古城。

  东安那也叫城?朱由检忍不住再对东安吐槽一次。

  从城门处就可以感觉出天津城与东安的明显不同。

  进出天津城的官道,在那高大的城门洞口,被人为的分隔开来。道路中间走车,左右走人。

  7、8个还算精壮的士卒和10几个青衣的壮汉正在门洞处忙碌。大概是在收取进出城门的税收吧。

  虽然城门比较宽大,可天津城门进出的效率,看上去比东安却要慢了许多。朱由检远远看到的人群,明显就是因为进出速度受限,才聚集起来的。

  朱由检的车队,随着人流慢慢来到天津的城门边缘。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