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四九章:流水线的精髓(求推荐)_崇祯本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询问信王殿下意见,张彝宪只是表功拍马的本能表现。他早已认定,其他部件改用流水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可听完信王的指点,“这、这……,”张彝宪的脸上忽红忽白好一阵变幻不定。

  张彝宪自以为对信王殿下的教诲已经完全领悟,没做到的那几点,也只是他缺少了信王殿下的那片仁心。

  说实话,张彝宪对信王殿下的仁心还是颇不以为然的。

  当信王殿下说出似流水般毫无涩滞才算成功的话语,张彝宪才明白信王殿下的话中真意。

  流水线想要做到信王形容的那种流畅,张彝宪完全没有把握。难怪殿下要教他从人心开始管理。

  想想看,若非心甘情愿的干活,又如何才能做到似流水般毫无涩滞。

  思索良久,张彝宪方诚心诚意的跪拜叩谢:“老奴明白殿下的深意了,老奴必当用心尝试,必不负殿下点拨之心。”

  这就明白了,我还没说完呢。

  诧异中,朱由检虽没能满足自己的教授欲望,却也只好悻悻的住口。

  你说,这人怎么就这么聪明呢?

  想当初,朱由检为了搞清这些理念,不知看了多少杂书、多少小说,又耗费了多少的脑细胞。这张彝宪怎么就只听了他肤浅的几段话,就搞明白了。这也太让人不平衡了。

  这种智商上的差距,真让朱由检感到很受伤。

  算了,我又不是什么专业人士,不如他学的快也算正常。他就算学的再快,不还得听我的教诲。朱由检默默地在心中宽慰着自己。

  心态好,朱由检调整的很快,转瞬就恢复了正常。

  “好了,这点小事,用不着搞得这么正式。彝宪,你再出的新枪要尽快送来,孤要尽早送去试枪。”临走,朱由检又叮嘱张彝宪一句。

  时间真的不多了。

  朱由检是这几天才无意中想起,似乎是孙承宗去职以后,辽东就发生了宁远之战。

  宁远之战啊!

  那可是袁督师的成名之战。

  若能尽快让少年队形成完整的战力,也许能在宁远之战露露脸不是。

  辽东

  宁远城边,一队车队正要扬鞭起行。

  以宁远兵备道袁崇焕为首的宁远文武官员,正在送别朝廷派来的点验专员。

  自柳河一战后,辽东上下一片惴惴不安。谁也不知道,朝廷到底会弄出什么样的处理方式。

  照惯例,似柳河这种小战斗根本就无需惊动朝廷。

  千把人的战损,即便战死了副将、参将级别的将领,也完全可以在辽东内部解决。毕竟这又不是丢城弃土那等完全隐瞒不了的大败。

  孙承宗上报柳河巡哨小挫,就是很正常的处理方式。

  可这次为什么会闹大了?

  还不就是所谓的大军奔溃。

  明眼人都知道,那有什么大军奔溃。后金根本就没过柳河,怎么会发生大军奔溃?

  可下面的各处营头,如同吃错药一般,竟然上报了大量的战损。当然,还没上战场就出现的战损,也只能是奔溃了。

  各处不约而同的都以柳河之战为借口,上报如此大额的奔溃,意味再明显不过。不就是想撵走孙阁老和马世龙吗?

  如此的声势,朝廷怎能看不到。

  所以,当孙阁老的第一封辞职奏章才到京城,朝廷就派下了点验专员。朝廷应该是要看看辽东的大军奔溃,到底奔溃成了什么样子。

  辽东局面是否已无可挽回。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