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一一章:被挑衅的信王(求票、求收藏)_崇祯本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发笨港支持更大一些。

  颜思齐转念思索起笨港开发的事情。

  笨港还是缺人啊!

  人在哪里?

  颜思齐烦躁的在心中思索。

  京城,大兴,希望村

  这里是辽东难民的聚居地。

  名称虽然是叫希望村,可实际上,上万的居民已经接近大明一个下县的标准了。

  辽东难民们在这个超大的村里安稳的生活,大半年来虽然没地可种,却没有饿死一个人。

  这就是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依靠着水利工地和毛纺厂,难民们至少能勉强能吃饱肚子。

  日子虽然过得艰难,但难民们至少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是的,至少他们还有希望。

  到如今,难民们已经弄清楚了他们的身份:信王府的佃户。

  他们不再属于朝廷的平民户籍,以后最多只能算是皇庄佃户的身份。

  佃户就佃户吧,能活下来就不错了,难民们还是很知足的。这就如同卖身为奴一样,好歹现在一家人还能在一起,不错了。

  快过年了,水利工地已经停了,难民们各自返回自己的家。

  信王府说话算话,答应过的粮食已经由那些少年郎带人送到各家门上。

  送来的粮食虽然有些奇怪,可数量竟然一点都没有克扣。信王府竟是少见的清廉仁义。

  难民们一边准备过年,一边向往着明年的生活。

  那些少年还说了,按信王殿下的安排,明年大伙只要听招呼、撸起袖子好好干,除了口粮还会给每人发钱。

  发钱?难民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真的吗?

  不过,信王爷倒是说话算话。

  从收容难民,到给难民建房,再到让难民糊口,信王他老人家都做到了。他老人家说发钱,那也肯定不会说了不算。

  满含喜悦,难民们憧憬着明年的生活。希望就在前方。

  难民心中说话算话的信王,现在却愁的几乎要揪头发了。

  都是皇庄惹的祸。

  年底了,作为东家,信王总要盘一下帐啊。

  当各处皇庄的账本汇集到信王府时,朱由检吓了一大跳。

  朱由检忘了,大哥朱由校把京城的皇庄都交给他看管了。

  妈的,总共万多顷的田地,多达4、500个庄子,轰的一下送来一大堆账本。

  账本多这还是小事。

  可这些乱七八糟的账本是什么鬼?

  连帐都做不平,竟然就敢送来?

  虽然想瞒过钱庄这些专业财务难度很大,可你们也不能毫无顾忌的,把这些明显贪污的账本送来吧?

  账本竟然连改都不改,太嚣张了。

  这是明显挑衅我吗?还真当老子不会杀人。

  朱由检长长的吐了一口闷气。

  “王承恩,你把这些账本全部送到……”

  说道此处,朱由检忽然想到马上要过年了。

  “算了,年后过完十五再送到总店那边吧。”朱由检改口道。

  “老奴遵命。”王承恩明白信王殿下改口是什么意思,信王殿下总是这么体谅下人。

  他哪里知道,朱由检前世养成的习惯那那么容易改变。

  “能不加班就不加班吧!至于皇庄,呵呵,就让你们最后过个好年吧!年后有你们哭的。”朱由检不无恶意的想。

  天启五年的春节就要到了,朱由检照例开始送礼之途。

  当然除了皇宫,别处都不需要他亲自上门。

  给魏忠贤的礼物,朱由检还是王承恩送去的。想来他们之间应该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吧。

  给魏忠贤的礼物,朱由检准备的很简单。

  一套来自颜神镇的透明玻璃酒具,一张20万两的银票,再加上一张写满名字的信笺。

  信笺上的名字,是来自京城皇庄那些连帐都不屑做的管庄太监。这些家伙既然想死,朱由检就准备成全他们。顺手再送魏公公一份人情吧,省的为他们与魏公公闹的不愉快,就不值得了。

  勤沟通才是王道不是?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