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三章 躲不过(保底第二更)_重生就要对自己狠一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森到底是不是少民,反正在那个节骨眼上,不管是江森还是县教育局,都必须承认江森是!

  就算江阿豹那个王八蛋不是,可他那个死去的“妈”呢?

  反正死无对证,说她是她就是!

  如是这般操作下来,江森的问题,至少大方向上就得到了解决。

  不过大方向有了,细节操作却又是个问题。

  首先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当江森在县委办大楼前嗷嗷哭穷的时候,瓯顺县中的名额,早就已经被县里的各路人马瓜分干净。瓯顺县中方面坚决表示无能为力,并且同为科级单位,县中又归市里直管,县教育局也拿县中没任何办法——不过,这只是表象。

  真正的事实是,森在县委办大楼前一跪,看似是胜利了,但实际却已经把整个县教育局的人,从上到下全都得罪得透透的,某些个人,根本就不想让江森去太好的学校。

  如此一来,乡里不能去,县中不让进。

  县教育局这边,最终就把主意,打到了市里头。

  这里头便涉及到了学籍转移管理科的具体业务。

  由于瓯顺县教育资源有限,每年都有不少家庭,会把孩子的学籍地从县里转到市里去,不过这个学籍转移,同样也有配额,而且基本上明码标价。另外转出去的学生,如果考试成绩优良的话,相应的年底考核成绩,还需要两边共享。

  比方说某孩子出门后突然爆种,考上985重点大学,那么这个指标,就由孩子所就读的学校和瓯顺县教育局平分,两边各得个。看起来仿佛只是一个年底作报告时的数字,但对总人口只有20万的瓯顺县来说,也相当不容易了,相关领导心里头,绝对还是很在乎的。要是考上清北复交这档次的,那就更不得了。

  而另一方面,市里那些接收孩子的学校,也不用在意这个成绩被分掉。因为孩子就是在学校里读出来的,学校大可以在考试结束后,大大方方地发个红榜,热烈祝贺我校某某某同学考上某某某牛逼大学。从别的生源地搞来学生,为自己的学校创造成绩,双方可谓双赢。

  所以县籍管科要在江森的《学生手册》上盖个章,意思就是你的成绩有我们这边一半,到时候别想赖账。不过其实不盖章没关系,反正到时候大家都会按这个规则来办事的。

  江森特地过来跑一趟,只是尽到自己的本分而已。

  而以上这些操作,基本都只会在中流以下的学校之间发生。

  像东瓯中学和东瓯二高这种档次的,就完全不需要搞这些花样了。

  人家就是要最优秀的孩子,750分的满分,东瓯中学就要能考上690分这条线的,少一分都不行。所以江森这种没钱也没分的,自然也就只能听凭学籍转移管理科的安排。

  而最终,瓯顺县的学籍转移管理科也没有辜负领导的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