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5章 知道_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5章知道

  望着网络上泾渭分明的《毒战》和《画皮2》的拥趸,徐容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科技这把利剑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变革。

  为什么影视作品越来越重营销、轻内容?

  所有非偶然性的合理或者不合理的现象背后,都有其一套自洽的逻辑。

  随着网络、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引导舆论的成本越来越低,而算法技术的革新,又为精准营销提供技术支持。

  商业化浪潮之下,影视作品的性质、功能也渐渐从舆论工具转变为商品。

  而商品被制造的目的必然是利润最大化。

  舆论技术的滥用导致营销的投产比远高于质量、内容的投产比,也既同等投入之下,营销的收益远高于内容和质量。

  徐容和刘燕名都反感营销,但作为资深从业人员,他们又都十分清楚一个残酷的现实,在大数据深刻地影响每一个人“想什么”、“要什么”、“做什么”的时代,面对对手的营销攻势,他们若想不被市场淘汰,除了用魔法打败魔法,已经没有任何选择。

  在汹涌的大势之前,强行逆流而行只会被撕的粉身碎骨。

  营销策略多种多样,且呈现形式不一,但最有效、最实用的莫过于品牌效应,相较于其他会因文化土壤、整体观众的受教育程度而呈现不同作用的营销策略,品牌效应伴随着人类的诞生、发展而诞生发展,几乎成为了人类文明不可切割的一部分。

  从小到大徐容从来没有真正的富裕过,哪怕如今,他也总是感觉钱完全不够用。

  物质财富在基础阶段是为了维持温饱,但在解决基本的生存、生理需求之后,财富就变为了一种纯粹的工具,实现所有者目的、理想的工具。

  他有很多想实现的理想,比如消灭绝对贫困、提高广大群众受教育程度乃至实现共同富裕,而在这些理想面前,他拥有的那点财富甚至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

  但纵然想做的事情有很多,对于钱财,他仍然保持着较为理性的克制,甚至随着钱来的越来越容易,他越发克制自身对于财富的贪婪。

  刚入行时,他接戏的判断依据从来不是剧本的好坏,而是有没有钱、钱多不多,但如今酬劳的多少反倒是其次,合理的预算、精良的剧本、优秀的团队变成了他选择剧本的核心要素。

  在电视剧市场上已经形成一种共识:徐容主演的电视剧必然都是“精品”。

  得益于这种共识,电视台在购得片源之后,只需要告知市场“本片由徐容领衔主演”就是最成功的营销。

  一种将品牌策略做到了极致的营销方式,其效果仅次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对于蛇类的恐惧。

  而恰恰这种在内地独一无二的品牌效应,才导致《北平》尚未开拍便卖出了6个亿的天价。

  在电视剧行业的品牌效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