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七章 校园八大不可思议12_死神学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我回复移动能力走到第三个生物室的时候,我只想骂人,这眼前的它是存心耍我的吧,这点时间怎么可能完成。

  第三个生物室不像前两个,这里什么课桌都没有,本来就是一个空空荡荡的教室,不过教室中间多了三根竖立的柱子。

  准确得说是棍子加圆盘,棍子大约手臂粗细,竖立在教室中央,底部是宽大的圆饼状,所以不用担心会倒下来砸到人,当然这个学校也没几个人给它咂吧。最左边的柱子上串有几十个黑色圆盘,从大到小依次往上叠,足足有两米多高,比我高了一个头啊。

  不用多说,这就是古代另一大智力游戏——汉诺塔。

  不过汉诺塔并不是中国的,而是起源于印度。

  汉诺塔最早是根据一个传说形成的一个问题。汉诺塔(又称河内塔)问题是源于印度一个古老传说的益智玩具。

  相传大梵天创造世界的时候做了三根金刚石柱子,在一根柱子上从下往上按照大小顺序摞着64片黄金圆盘。大梵天命令婆罗门把圆盘从下面开始按大小顺序重新摆放在另一根柱子上。并且规定,在小圆盘上不能放大圆盘,在三根柱子之间一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而后这个传说便演变成了汉诺塔游戏。

  我咽了口口水,“咕咚”的声音在寂静的教室听起来格外响亮。

  “我能问一下这圆盘有多少块吗?”我此时只希望圆盘越少越好,不然我就死翘翘了。

  “标准的64块。”

  “噼啪。”我似乎听到了我心碎的声音,64块,呵呵了。

  按照以前了解的汉诺塔计算公式,我以一秒钟一块的速度移动汉诺塔圆盘,那么64块圆盘全部完成所需要的时间为应该这样算。

  假设有n片,移动次数是f(n)。

  显然最简方式是f(1)=1,f(2)=3,f(3)=7,得出f(k+1)=2*f(k)+1.

  则不难证明f(n)=2^n-=64时,假如每秒钟一次,一个平年365天有31536000秒,闰年366天有31622400秒,平均每年31556952秒,计算一下:18446744073709551615秒这表明移完这些金片需要亿年以上,而地球存在至今不过45亿年,太阳系的预期寿命据说也就是数百亿年。

  真的过了亿年,不说太阳系和银河系,至少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连同梵塔、庙宇等,都早已经灰飞烟灭。

  不要问我为什么计算那么快,我是以前网上记到的,所以也就是说,我根本不可能在两个小时多的时间完成这个考验,因为最根本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还不动手吗?不在时间内把它全部移向右边你就输了。”它的声音还是那样的平淡无奇,此时我已经顾不上它声音的特色了,我有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