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5平原县副县长_横扫官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副县长到我们县来,我们能不重视吗?对不对?”

  他目光扫了一圈在坐各位,有人点头,有人说:“是的,是的。”

  顾书记却斯条慢理地说:“我们刚好开四套班子会议,”

  于县长脸上的笑便凝固了,那些表态说“是的”人脸上也呈现出尴尬,林志光便捕捉到一个信息,顾书记非常不满意于县长的喧宾夺主,而于县长又时不时表示出一种居高临下。

  这两人一定有矛盾。

  党政一把手有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县长那么旗帜鲜明,却很少见。昨晚,林志光已经做了功课,在路上,又向副部长打听了顾书记和于县长的基本情况,知道顾书记曾是山区县的县长,两年前,调来平原县当书记,于县长却是本地人,一直没离开平原县,一直从镇委书记、副县长、常务副县长到县长,在县长的位置上干了三年。

  也就是说,顾书记还没过来当书记的时候,他已经是县长了。

  从一个人的履历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也可以看出这个人的运程和能力。

  许多人的快速成长多在五到八年之间,一种是前期成长的,后期便停滞平行了。这说明,他年青时有靠山,又做出了成绩,后来,靠山退休了,便再没人扶助了。还有一种是中后期才成长起来的,这说明,他靠的是同学和朋友,同学朋友上去了,他也得到了同学朋友的扶助。

  这类人,只靠一个人,或一个群体。

  成功的人却是不断向前,三两年一个台阶,这种人除了能干事,还懂得寻找靠山,今天这个帮扶他,明天那个帮扶他,不管上到哪个台阶,总能寻找到新的靠山。

  拿顾书记和于县长的履历相比较,可以看出他们是一个互补组合,顾书记在山区县主要的成绩在农业方面,于县长在基层那一块,一直在平原县北部工作,熟悉工企业。

  如今,他们之间有什么矛盾的话,单从履历分析,很有可能是这三个原因,第一,于县长自认为,自己负责的那一块更重要,本来,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更依靠工企业。第二,于县长在平原县的根基扎实,完全可以不买顾书记的帐。第三,顾书记组建这个班子前,于县长就已经担任县长,完全有理由认为,顾书记捷足先登,占了他的县委书记这把交椅。

  林志光告诫自己,要小心谨慎,不能得罪顾书记,也不能得罪于县长,目前最明智的选择是,游离在两人间,不要明显偏向哪一方。

  报到后,并没有马上安排林志光的工作,顾书记和于县长的意见出奇一致。

  “太年青了!”

  对于这个副县长的到来,他们心里在都有些不爽,本来,都物色了各自的人选,却让这小子给占了。而且,还那么年青,感觉他未必能胜任刚退下去的副县长分管的工作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