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5章 天降神迹,天堑变通途!_大唐:我有无限大礼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场奇迹,还得从三门峡天险说起

  为何武则天会定都洛阳?

  为何自唐以后,没有朝代定都长安?

  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经过五胡乱华,关中地区残破,维持一个近百万人口的长安,实在吃力。丰年还好,遇到荒年,长安饿死人都是平常之事

  那么,能否调集全国的物资,支援长安呢?

  这就是第二个原因了

  三门峡天险!

  这年头最便利、最便宜的运输方式就是水运,但是,依靠水运,仅仅可以很方便的将这些东西运到洛阳。

  要想运到长安,就必须经过“八五七“三门峡天险。

  这地段有多险要?

  黄河流至三门峡石谷处,河道从东流急转向南流,拐弯的幅度,几乎成了直角

  这还不算什么

  最关键的是,整条河道被“鬼门石岛“和“神门石岛”所挡,分成了三条河鬼门河”,“神门河”和“人门河”。

  成语“中流砥柱”,中的砥柱,指的就是这两个石岛一一相传二者本为一体,是被大禹治水时劈开的。

  三门峡河道的情况实在太复杂了,船只经过此地,每次都是拿命拼经常是舟覆人亡之局。

  所以,全国各地每年从潼关外运往长安的物资,仅仅二十万石左右。再多了,就运不进来了。

  还别嫌少,这是三门峡附近的百姓们,拿命换来的。三门峡附近就没有艄公墓。毎一个黄河上的艄公,最终结局,都是葬身水底

  还有拉纤的纤夫,因为要在悬崖峭壁上开的栈道上拉纤,随时可能跌落山涧,每年也是死伤无数。

  如果这三门峡天险的问题不解決,是不可能有天下七百二十州献礼之

  运力达不到!

  总不能为了李佑大婚,就眈误了往长安运粮食吧?

  后世之人的解決办法,是在三门峡天险处,修建粮仓,开凿山路。改从洛阳到长安的全程水力运输为分段接力运输。两头水运,中间三门峡天险一段,改为陆运。

  但是,这也就是治标不治本罢了

  李佑没有采用这种方式

  他从月礼包中,开出了ー个技能:化石为泥

  技能化石为泥:可将视线所及范围内,任何石质物品的材料,改为泥少。每天可使用三次,每次极限三万立方米。

  然后,李佑在从扶桑回长安的路途中,对这“中流砥柱”下了手。

  接下来,可不得了了

  湍急的河水冲不动“中流砥柱”,还沖不动一座泥山么?

  李佑经过三门河天险之后,那“中流砥柱”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

  等李佑抵达长安城外之时,那“中流砥柱”,已经完全消失

  原来湍急的河水,速度騾然降低,石山更是消失不见!

  如此一来,三门峡天险还算个屁的天险啊

  就是一段普通的河流而已

  时间,三门峡附近的百姓们都瘋狂了

  重的徭役,去三门峡栈道上冒着生命的危险拉纤了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