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章 媳妇招眼_七十年代穿二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录音机回来,宝贝着呢,让姚志华给借来了。

  江满:“姚志华你给我写一副字,大幅宣纸,写一首王阳明的诗吧。”江满听说过日本人崇拜王阳明,其实她自己对王阳明也不甚了解,想了想一挥手,“你随便挑一首有名的吧,或者比较田园的。”

  也就是这年代大家还没有多少经济意识,搁在几十年后,这得是按平方尺卖钱的,真金白银呀。

  来不及装裱,她就这么挂上了,倒也原汁原味。江满自己端详半天,她虽然不是太懂书法,可也知道什么叫大家风骨,一边就决定等招商会结束了,一定要把这幅字收好,拿去好生装裱起来。

  两天后,赶在招商会开幕的前一天下午,江满的展台布置完毕,首先就引来周围邻居展位的好奇围观。

  这年代的人淳朴,商业气氛远没有那么浓,看看别家的展台,一般也就是摆一排桌子,放上展品,有的再搭个红或蓝的桌布,就算讲究的了,大部分连个图文说明之类的展板都没有。

  而江满的展台,不大的展位,三面都整个用竹帘挂起,仓促中她找不到合适的竹帘,其实用的就是隔壁展区借来的横编宽篾竹席,制造了竹帘效果。

  “竹帘”墙的一侧,挂着两幅水墨山水,也是临时借来的。正面墙上,大幅本色宣纸上龙飞凤舞地写着一首王阳明的《蔽月山房》。

  江满把她带来的样品放在一侧靠墙的架子上,还摆了几盆小巧的绿植盆景。正面靠墙,临时拼凑的改良榻榻米上(姚志华坚持是大炕)摆了张小茶桌,两边放着蒲团,桌上摆着一套白瓷茶具和围棋,质朴的方形高粱秆果盘里甚至放了红苹果和小橘子。

  围棋盘,棋子儿,借来的,倒进他们的玉米皮编成的罐里。两口子这两天算是把借东西发挥到了极致,得亏姚志华人缘好。沪城是个好地方,就像这花梨木的围棋盘吧,别的地方你还真未必能轻易找到。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把装逼进行到底。

  “你们这到底是卖什么的呀?”邻居展位的负责人背着手过来,一脸好奇。

  “卖这个。”江满笑着指了指架子上的各种玉米皮、高粱秆编成的物件儿。

  “这架势。”那人摇头啧啧,“我还琢磨你们到底卖什么的呢。”

  “他是不是说我们喧宾夺主了?主要我带的样品就不多。”等他走了,江满小声问姚志华,指着对他讲解,“明天你该上课上课,我跟畅畅我们娘儿俩在这儿,我们就喝茶吃水果。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媳妇儿,你这个……也太能装腔作势了吧。”姚志华笑道,“我现在觉得,没准你还真能把小日本忽悠瘸了。可万一要是日本人不来呢?”

  “放心吧,沪城这地方,从来都是最吸引日本人的。”江满对此毫不怀疑。

  就像哈城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