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章 另有高手(求收藏推荐)_鉴宝我有面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你也来看看是不是祝枝山的书法。”方先生连忙邀请楚河一起,帮忙鉴定。

  潘经理却惊喜不已,如果真是这样,对余老板是好事,对他们拍卖行同样是好事情呀!

  要知道,祝枝山在书法上的成就,简直名动整个明朝,不仅仅是国内,甚至扬名海外。在明朝的时候,就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

  楚河不用再看,也清楚那幅画、书法等信息。

  不过,他还是装模作样,过去认真做了鉴定一番。最后,他也给出结论:“应该是祝枝山的书法。”

  祝允明书法主要成就在于狂草和楷书。狂草来自怀素、张旭,更多的是接近黄山谷,提按和使转的笔法交互使用,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很紧,形成一种汪洋恣肆的视觉效果。更难得的是楷书又写得相当严谨,有晋唐人的古雅气息。这种反差很大的综合素养与唐代的张旭十分相似。

  只见眼前的这书法,运笔流畅飞动,转折极尽自然,如高山流水跌宕迂回。时隐时显,有变化万端之绝妙。

  大起大落之间,只觉有古雅恢弘之气,无寒俭窘迫之容。章法参差错落,上下左右呼应顾盼连成一气,行距字距不甚清晰,细看却又中心分明。只有炉火纯青的书坛巨匠,才能达到如此高妙的化境。

  看到这些特点,只要是对书法有研究的人,也基本上能猜测出来。

  实际上,唐伯虎和祝枝山遭际与共,情性相投,可以说是一对好基友。

  因此,他们合作一幅作品,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十分正常。

  “怎么看出的?”成正辉很想知道,感觉这些鉴定师太玄乎了。

  “你看它的比划,并没有特别正,也就是所谓的‘不出正锋’,这也算是祝枝山的一个书法特点。

  按理说,有深厚功能的书家不难做到笔笔正锋。

  豪放不羁的祝允明自然不会斤斤计较正、侧锋的得失,而是着眼大气局和大效果。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能借助于翻腾的章法与生动的笔法,酣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楚河说道。

  楚河表示,之所以有这样的书法特色,也是有原因的。

  明中叶,像祝枝山还有唐寅这一类有个性的寒士才子,由于八股文的束缚,科举的腐败,使他们与上层贵族格格不入。

  他们傲岸尘俗,风流潇洒,因此他们的书法也不偈上层书法的雅化、标准化,日趋馆阁体的死胡同。他们虽然也崇尚帖学,但能在书法之中,充分抒发自己的个性,表达自己的意趣,愿望与苦闷,因此,他们的画作和书法代表了当时具有艺术生命力的发展前途。

  就拿祝枝山来说,他既继承了二王以来帖学的通畅、明快的笔法,又能抒发情性,畅抒胸臆,恣意挥洒,他的书法既有传统精髓,不狂怪姿肆,又有自己的风神气质,讲求风韵。

  成正辉听得一知半解,虽然没有完全理解,但不明觉厉,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总之,他挺佩服楚河的鉴定本领,不愧是文物局出来的。

  潘经理跟余老板恭喜道:“恭喜,恭喜!”

  “哈哈!同喜!”余老板心头大喜。

  同时,不得不感谢楚河,要不是他看出异端,说不定这幅画就要被低估拍卖了。

  “小兄弟,感谢,太感谢你了。”

  楚河:“余老板不嫌我多事就成。”

  “哪里,哪里会?不过,你这眼光、鉴定本领,我佩服。”余老板说真心话。

  潘经理笑着告诉他:“那是,楚兄弟可是文物局出身的。”

  嗯?

  余老板一听,心里顿时暗道:难怪那么厉害。

  不能说文物局的人都擅长鉴定文物,但人家起码本事不会很差,才能胜任那份工作吧?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