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四二章 可控核聚变的想法_大矿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所以要这种地球文明积累的差不多的技术,而不是要那些诸如什么大一统理论、什么反重力技术这种距离地球文明还比较遥远的技术,那是因为唐风也很明白什么叫做“揠苗助长”,什么叫做“过犹不及”。那些先进的技术固然会在短时间内提升地球文明的整体水平,但从长久来看,对地球文明并不是一个好事。

  科学是严谨的,容不得投机取巧。同时科学也是需要积累的,更容不得走捷径。

  虽然比地球文明不知道先进了多少代的道格家族现在已经成为了自己的直属家族,可唐风这个主人并不想拿着主人的身份去压艾瑞克。所以那些先进的技术,唐风是不会开口向艾瑞克索取的。

  但有些技术,唐风却是可以理直气壮的去要。就好像可控核聚变技术,其实地球人已经在某些方面取得突破了,最起码在实验室中已经完成了可控核聚变的实验,几年前华夏的新一代热核聚变装置east甚至已经成功完成了放电实验,获得电流200千安、时间接近3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

  这说明地球人已经初步掌握了可控核聚变的技术,但要想将这种技术应用在民用发电方面,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既然就差那临门一脚了,那么唐风完全可以借助外力把这临门一脚的时间缩短一些,这对于地球文明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只要人类能够真正的把可控核聚变技术应用起来,那么距离地球文明真正的走向宇宙就很近了。

  毕竟,可控核聚变技术才是决定人类是否能够真正走入宇宙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只有彻底掌握了这种技术,人类才可以彻底甩开那种长时间限制人类进行长距离太空旅行需要的巨量化学燃料的桎梏,人类进行长距离的太空飞行才会真正的变为现实。

  相比之下,星空探索公司所研发的离子推进器技术,和这种可控核聚变技术就差得远了。

  最关键的是,要实现可控核聚变,必要的燃料是不可缺少的。

  众所周知,只要温度足够高,那么任何两种比铁原子轻的原子之间都可以发生聚变反应。这其中又以氢-3(氚)和氢-2(氘)之间的巨变需要的条件最低,只需要数千万摄氏度的温度就可以。不过氚是一种半衰期长达年的放射性元素,而且自然界并不存在天然的氚,氚这玩意儿还需要人工合成,所以使用氚-氘聚变实际上并不是一种非常合算的选择。

  而氦-3和氘之间的巨变反应虽然需要一亿摄氏度左右的温度,但也要比其他的聚变反应,诸如氘氘聚变所需要的超过一亿摄氏度的温度要低很多,最关键的是,氦-3可是一种无辐射的物质。

  而现在人类所研发出来的托卡马克装置都是针对这两种最容易实现的聚变反应设计的,也就是说它们能提供的温度只能保证长时间发生这两种聚变反应,因此,人类选择氦-3和氘之间的聚变反应是最合适的了。

  但地球上的自然氦-3很少,让这种聚变反应变得有些鸡肋,所以唐风才打算提前高出氦-3矿,让人类用充足的时间去研发针对氦-3和氘之间进行聚变反应的装置。

  地球上的氦-3虽然很少,但月球上不少,更远一点的木星中,更是蕴含着总质量是地球80倍的氦-3。一旦日后星核能够连木星也掌控了,那么人类就会彻底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了。(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