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八十二章 青霉素-挽霍骠骑之憾_汉威天下之刘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翌日,少府生物院

  自刘襄开设太学后,原本风雨飘摇、人才稀缺的农家与医家也焕发了生机,有所昌盛,给大汉培育了一大批人才。

  为了使农家、医家的学子能够为大汉发光发热,学有所用、刘襄而设立了生物院,让农家和医家来发展生物学、并希望他们能够研究出抗生素来。

  为此刘襄特意将农家、医家巨头召集起来,将自己脑海中粗浅的生物学知识、尤其是菌类这块知识讲于他们,希望他们能够摸索出抗生素来。

  汉初农家与医家还是继承了自家先秦的底蕴,没有断掉传承,在听了刘襄的生物学概念以后,生物院没过多久,就将大蒜素捣鼓了出来。

  自安西都护府发现大蒜对于治病疗伤有好处以后,大汉边郡都种上了大蒜,将士人手兜里两瓣大蒜。

  要想判断一名士兵是不是去过边关,最好的办法就是闻其口味,凡是去过边关的将士都嗜蒜,嘴中有着浓浓的蒜味。

  这自然使得生物院将抗生素的目光放在了大蒜身上,而大蒜之所以能治疗伤病就是因为大蒜中的大蒜素,有了大蒜素以后,为军医治疗伤员省了不少的时间。

  在看到大蒜素以后,刘襄对于生物院能够研发抗生素的信心巨增,让生物院将精力放在研究青霉素这种对仪器要求较小、用途广,副作用小的抗生素。

  青霉素还有一个名字--盘尼西林,在无数抗日神剧中都能听到这个名字,被称为伤员的“救命药”。

  刘襄前世对于霍去病的英年早逝很惋惜,而后人推测的一个死因就是霍去病擅长闪击战,常年忙于马上奔波与战场厮杀,因而身上留下不少伤口,加上沙漠中多寄生虫、病毒,从而伤口感染而死。

  若是能在大汉研发出青霉素来,就算不能大面积生产,可却能够使得大汉如霍去病这类常年对外征战将领的身体健康得到更大程度的保障,减少悲剧的发生。

  为了支撑生物院研究青霉素,刘襄特意颁发了一道秘诏,着关中及周边郡国商贾将自家产业生病的异族奴仆送往生物院,用来作为青霉素的试验品。

  大汉官方虽说加大了对奴仆的人权保障,可那是针对大汉本国人,异族奴仆不在保护范围之内,因而异族奴仆常有生病不起者,商贾们因而十分大方的将自家生病奴仆送往关中生物院充当试验品。

  “朕有多久没来生物院了?”刘襄站在生物院门口没有直接进去,而淡淡问向一旁的生物院院长淳于意。

  “回禀陛下,生物院是武德二年所设立,自王允等人邀功冒进以后,陛下已有二年未曾来过生物院了,”淳于意躬身说道。

  “二年了啊!若不是前日你的那道奏疏,朕都差点忘了生物院了。”刘襄淡淡说道,让一旁的淳于意头埋的更加低。

  “臣将陛下对生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