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四章 资本影响教育_汉威天下之刘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声回荡在空气中,虽比不得百家争鸣时的气象,可也总算再度成为了文化之地。

  “稷下学宫曾是百家学士争辩之所,文学昌盛,孟珂、荀子、慎到、环渊、邹衍等百家名士都曾于稷下常驻。朕每每从典籍中读到稷下昔日辉煌,常常为稷下之衰而惋惜。”

  “朕当初为齐王时,有心振兴稷下学宫,可惜当时高后猜忌刘氏诸王,朕恐有不轨之徒借稷下之名诽谤朕,使得高后抓住把柄,故而未敢兴稷下学宫。”

  “如今天下安定,国富民强,稷下学宫这所文教盛地理应再度焕发光彩,使其发挥出其价值来。”刘襄沉声说道。

  “陛下所言极是。”许文恭声应道。

  在稷下学宫祭酒的引领下,刘襄与一众公卿大臣进入了稷下学宫内,仪仗队伍除了百名贴身保护刘襄安危的外,都在学宫外就地就扎。

  在刘襄原来的印象中,稷下学宫残垣断墙,杂草丛生,一到晚上就是座鬼城,没有什么人气。

  可是当刘襄进入稷下学宫,整个人都呆住,被稷下学宫内的场景被震撼住了。

  扑面而来的便是一股浓浓的墨香气息,耳边是学宫学子的诵读经典的读书声。

  学宫内林木遮掩,亭阁点缀,山墻起伏,飞檐翘角,颇有骨色相和,神彩互发之感。

  一眼望去,学宫的每个角落都有学子,或在树荫下垂钓,或在假山庞诵读诗书,或在小亭中辩论。

  见刘襄不解的样子,一旁的稷下学宫祭酒立马给刘襄解释了起来。

  稷下学宫的学子数量远胜于寻常郡国官学,有百余名太学毕业生在里面教授学子读书,甚至有多位太学博士来稷下学宫授课,太学生常来稷下学宫辩论。

  临淄郡是大汉最富庶的郡,执政的郡守根本无法从经济上混得什么政绩,只能从文教入手。

  鼓励临淄郡众多豪强巨商为稷下学宫赞助办学资金,再用筹集来的资金从关东诸郡国挖掘可造之材和太学生。

  想办法了解太学诸博士的爱好,投其所好,使得太学博士屈尊来稷下学宫讲学,打响稷下学宫的名气。

  使得如今的稷下学宫成为了仅次于太学的文学胜地,在齐鲁之地有着西太学、东稷下的说法。

  许多豪强大姓都会将自家不争气的子弟通过赞助学宫经费的方式送到稷下学宫来学习,因为太学入学条件卡的特别严,根本不看出身,只看学识。

  “盛处士之游,壮学者之居,美矣哉!高门横闶,夏屋长檐,樽杳鹘啵几杖清严。尔乃杂佩华缨,净冠素履,端居危坐,规行矩止。”刘襄不禁夸赞道。

  他原以为文翁治下的琅琊郡官学就是最好的地方官学了,没有想到临淄郡做的更好。

  看来真的无论是什么时期,资本总是能影响到教育。

  临淄郡郡守虽说没有文翁那么先进的教育理念,可架不住临淄郡有钱,能够将大把的钱花在官学上。

  “稷下学宫将会继续完善,以恢复诸子百家时期的荣光为前进目标。”祭酒恭声道。

  “嗯,去那边看看,朕观那两名学子争执了许久,听听他们在辩论什么。”刘襄点了点头,朝着一处小亭走去。

  “无则无极,有则有尽;吾何以知之?然无极之外复无无极,无尽之中复无无尽,无极复无无极,无尽复无无尽。”

  “‘久’包括古今旦暮的一切时间,‘宇’包括东西中南北的一切空间,时间和空间都是连续不间断的,于整体来说,时空是无穷的,而对于部分来说,时空则是有穷的。”

  “这些乃是墨子早就提出来的观点,诸子都不敢质疑,李兄竟有疑惑。李兄竟认为天有角、海有崖,真是浅薄。”

  刘襄刚刚走到小亭旁,就听到那名赤脚的学子对着另一名学子说教。

  一瞬间刘襄人都呆住了,这是公元前的时代吗?为什么此人会说出宇宙无穷又有穷如此高深的话题,还说是墨子的观点,自己怎么不知道墨子还有这么牛逼的观点。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