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八章 培养后世子孙_汉威天下之刘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戚当权乃至党争就开始层出不穷。

  盖因开国皇帝基本都是从基层一刀一枪打拼过来的,知道百姓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知道官员怎么欺上瞒下,知道如何维持利益体系。

  而开国皇帝的儿子基本会跟着自己的父亲一路打拼,也有足够的社会阅历;开国皇帝的孙子虽说未经历过这个打拼家业的过程,可会受牛逼祖父、半牛逼父亲的影响,不说更进一步,但做个文治之君丝毫没有问题。

  传承三代皇帝以后,皇族就形成一套完整的皇家体系,皇子生于深宫中。碰上个好的皇帝父亲还好,碰上个不擅长教子的混账皇帝父亲,基本就开始平庸起来了。

  后期的皇帝养于深宫妇人之手,不知道基层的情况,判断能力有限。这时候就看宦官、外戚、官员哪个群体都会忽悠大法,谁忽悠的好,皇帝就信任谁。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王朝就开始走下坡路了,社会矛盾就开始变得尖锐起来了。

  明朝皇帝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太祖、太宗为开创之君,仁宗、宣宗为守成之君,堡宗为败家之君,越往后越昏庸无能。

  刘襄希望自己的太子刘彻能够对的起他的名字,成为汉武帝一般的帝王,能够在自己百年以后支撑起自己创下来的基本。

  刘襄打算在自己老了以后,专门编写一本《大汉皇家子弟的基本素养》,用自己纵观两千年封建王朝的经验来教后世的子孙,教会皇帝如何运用汉家王霸之道、教会众皇子如何帮助皇帝维护大汉根基。

  其中必须有皇子微服私访这一条规定,让长在深宫中的皇子多去基层走走,看看寻常百姓的生活,了解一下什么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争取后世子孙之中别出现“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何不食肉糜”,“此间乐,不思蜀!”这种为世人讥笑的惊人之句。

  “传南阳郡守!”刘襄沉声说道。

  在门外的侍从听到刘襄的声音,立马传召恒面圣。

  刘襄方才是夸赞召恒,再度将召恒召来后,对着召恒劈头盖脸一顿批,将出巡路上发现南阳郡存在的问题一一说了出来。

  “臣有负圣恩!请陛下责罚!”召恒被刘襄骂的无地自容,跪伏在地上,颤声说道。

  起初皇帝对着他一通夸赞,丝毫没有责罚他的意思,让他以为皇帝没有发现自己的过失,还暗暗自喜,没有想到原来皇帝早就察觉到了。

  刘襄没有理会召恒,走到案几上继续翻阅南阳郡的文书,没有理会跪伏在地的召恒。

  良久,刘襄看文书看累了,伸了个懒腰,看向跪伏在地上脸色苍白的召恒。

  “起来吧。”刘襄沉声说道。

  “谢陛下!”

  “你虽有过失,然也有功劳。故朕方才并未在太子与公卿大臣面前斥责于你,而是单独训斥。”

  “朕知道你有才识,是一干吏,希望你能记住朕的训斥,继续努力工作,日后未尝不能位列公卿。”

  “今日朕给你留了颜面,希望下一次你能做的更好,不辜负朕的一番良苦用心。”刘襄缓缓说道。

  “陛下良苦用心,臣谨记在心,定更用心治理南阳郡。”召恒被刘襄一番话给感动的泪流满面,激动地颤声说道。

  “若是无事,便退下吧。”刘襄淡淡说道。

  “回禀陛下,盐铁丞孔骆请臣向陛下引荐两名商贾,二人自称身毒人,被风浪吹至我大汉象郡,前几日来到宛城。”召恒恭声说道。

  “身毒人?传召来。”刘襄闻言好奇道。

  大汉的商贾一直在探索从西南夷到身毒的道路,可至今仍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西南夷的丛林环境太恶劣了。

  使得刘襄将探索印度的重任寄托在大汉楼船上,用一支“黑船舰队”来打开身毒大门,拯救被鸭梨安人压迫的广大身毒人民群众。

  如今既然有身毒人送上门来,正好提前从其口中了解一下如今的身毒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好打造能克制身毒的大汉水军。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