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6章 选址_大明:我从现代运物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熟悉,“蒲州在哪儿?”

  李深井答道:“老爷,沿着黄河向北,大概五十余里,那里就是蒲州。”

  对于整个三省交界来说,五十里不算什么,已经是很短的路程,向其他地方运送物资,也很方便。

  赵知来又问了一些蒲州城的情况。

  李深井将收集的情报一一作答。

  了解清楚之后,赵知来马上作出决定:“那好!我们去那边,物资地点,就定在蒲州。”

  “明白,老爷!”李深井通过设备联系赵雁,让军队开拔。

  谷/span就这样,一路军队往黄河上游开去,因为都骑着战马,部队行动很快。

  不久就抵达了蒲州城外。

  抬眼就能看见,一座雄伟的高台式楼阁,矗立在城内,甚是雄伟。

  赵知来终于明白那种熟悉感从何而来。

  登鹳雀楼,仿佛传来王之涣的声音,高声诵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赵知来正在回味往昔的味道。

  蒲州城内出来一队人马,一会功夫就到了阵前。

  领头是一位文官打扮的官员,翻身下马,快步走到视野不远处。

  他拱手问道:“可是平虏兵备赵大人,下官是蒲州知州沈归甫,特来迎接兵备大人。”

  赵知来杀了多尔衮等两位亲王,击溃清军大军,算得上宣大一地的名人,甚至名声已传遍朝廷,逐渐向大明各地扩散。

  于是很多官员都听说了此事。

  再说,来到蒲州之前,赵知来已经派人提前过去知会,沈归甫肯定不会怠慢。

  两人就这样寒暄一阵。

  沈归甫便邀请赵知来进城,并且在鹳雀楼上置办了酒菜,为兵备大人接风洗尘。

  赵知来当然愿意前往。

  他早就想见识一下这个历史名楼,看看明代的鹳雀楼是什么样子,有没有唐朝时期的雄伟。

  就在沈归甫的带领下,赵知来一路领略蒲州城的景象,一路向鹳雀楼行去。

  只是蒲州的样子比大同那些卫城好不了多少。

  其实,想一想也说得过去,周边经常闹饥荒,农民起义层出不穷,哪能还有太平盛世的景象。

  路上随处可见一些衣衫褴褛的流民。

  看见赵知来盯着那些人看,沈归甫解释道:“大人,下官已在城西置办一些粥棚,每日施舍些稀粥,让他们勉强活下去,但再多,下官也无能为力。”

  “甚好!”赵知来点点头,“你办的不错,走吧!”

  一行人就没有再去停留,时间不长,便抵达了鹳雀楼下。

  亲临鹳雀楼,在明朝这个年代,它算是不可多得的建筑,屹立在眼前。

  只是经历了流民一事,赵知来反而不觉得它雄伟,而是看见了沧桑,一种历史的沧桑。

  上了楼去,登高远眺。

  赵知来终于体会了古人的胸襟抱负,因为入眼所及之处是万里河山。

  只是现在河山凋零,民生困苦,大明风雨飘摇,大厦将倾。

  沈归甫打断了赵知来的思路:“大人,酒菜已经备好,请入席吧!”

  阁楼内,赵知来就带着李深井入坐,沈归甫作陪,而郑长栓则站在门外,负责安全问题。

  随意扫了一眼酒菜。

  素,这是赵知来第一眼的印象,仔细看了看,发现分量都少。

  可以说得上寒暄。

  但赵知来不太在乎,因为城内的流民,他也吃不下山珍海味。

  不过,要是这个知州只是在他面前装穷,背后又是大鱼大肉,那就是另一个说法了。

  赵知来看着酒菜,稍微想了一会。

  而沈归甫好像错会了意思,他的表情带着一些尴尬。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