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8 新朝(1)_簪缨问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头火辣辣悬在天顶,哪怕窝在城门洞里,也是一身一身的躁汗。不过饶是如此,李驴儿也不敢擅离职守。作为许都的城门卫,若是敢偷奸耍滑,轻则一顿军棍,重了掉脑袋都有可能。如今豫州战事不休,这里可算上前线了,哪能轻忽?

  更何况,城外还有这么多逃奴。

  好歹也是守城的兵士,李驴儿的消息很是灵通。自从去岁新皇在洛阳登基之后,豫州境内便改换了模样。跟南方的前朝余孽打了数仗不说,最近还传出了风声,鼓励那些被贼人掳掠百姓,逃回赵国。

  前几年中原大乱,先是匈奴纵掠,后是乱兵过境。不论是司州还是豫州,都跟犁过一样。百姓流离失所,又有兵祸加身,哪还有活命的本钱?不是被人掳走,就是投了大户,内附为奴。

  乱世嘛,多得是这等可怜人。就连李驴儿自己,都不知改换了几次山头。先是东海王,后是苟大将军。飞豹王弥攻来,部帅们又赶紧献降,没过多久,又改投了石贼。时至今日,上面的长官都换了几轮,他倒是命大活了下来,安安稳稳到了新朝。这才见到了如此景象。

  只要百姓回返赵国,就能在司州,乃至临近的豫州、兖州安家。成年的男丁能得田四十亩,妇人也可得田半数。缴纳的税赋,仅有前朝的一半!若是贫苦潦倒,身无长物,也可入了军屯,由州府提供粮种耕具。所获的收成,与官府四六分成。只要在军屯耕种五年,就能得到永业田二十亩!这永业田,可是能传子孙的!

  一道安民令下来,许都附近立刻人潮涌动。前前后后打了几仗,大赵就把晋国兵马赶到了汝南,说不定过些时候,淮水以北净是国土呢!大赵的天子,可是有佛子之称,素来爱民,又是天命所归。依附赵国,岂不远胜前朝?

  别的不说,至少这给田减赋,就远远胜过之前肆虐的无数官匪!

  李驴儿早年也是土里刨食的泥腿子,哪能不知这道令的意义?眼看着耸动的人头,还不知有多少是被裹挟的百姓,又有多少是从豫州高门手中逃脱的隐户。若是都能安居,说不定也能重现当年太康之景……不,如今该是开明之景了!

  眼见不远处的官吏,马不停蹄安置百姓。这火辣辣的日头,也没那么难捱了。李驴儿擦了擦额上汗水,拄着木槍,动也不动,立在城前。

  如此景象,可不止许昌一地。从打下半壁的兖州,到尚在贼手的雍州,人流开始了逆向运转。因战火凋敝的中原大地,终于有了生机和人烟。而其中最具活力,自然是赵国的国都,洛阳。

  自古以来,能担起“王城”二字的,只有长安和洛阳。长安北濒渭水,南依秦岭,有八水环绕,坐拥关中千里沃野。只要占据此地,就扼住了东西要道,可俯瞰天下。而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