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4章 一百八一瓶,喝了肾不亏_重生1993,我在首都收房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厂长,1798的年产量有多少?”

  “咱们厂窖藏的量不多,用二十年陈作为基酒,最多只能调出1798一百吨左右,也就是二十万瓶。1850和1900继续往上翻一番。”

  “产量不大啊。”,按照王鸣岐的设想,清窖系列才是酒厂盈利的大头,现在看,不过一百万瓶左右,哪怕都卖一百八,也不过一亿八千万。

  可是普通的酒一瓶不过卖十几块钱,利润太低了。

  但普通酒的产量却是最高的,达到了年产五千多吨的规模,如果继续扩大一倍,那就是一万多吨,两千多万瓶。

  “算了,售价低就售价低吧,规模大了,各种成本也会降低不少。”

  王云山见儿子跟老杨说完了,笑道:“老杨,不着急,慢慢理解,天不早了,咱们喝点。”

  刘秀兰回来后,埋怨王鸣岐一出国就这么久。

  一会功夫,刘文、佟轩、黄秀旺、左迎辉等人纷纷过来了。

  “老左,最近忙什么呢?”

  左迎辉无奈的说道:“天天在柳树里转悠。”

  “在这转悠干什么?”

  “买四合院啊,石总几个人都要买四合院,还点名要柳树里的四合院,我能不上心吗?对了,还有王云路他们几个,也打电话来要四合院,哪有这么多四合院啊?我磨破了嘴皮子,人家都不卖。”

  王鸣岐哈哈笑了起来。

  杨世军拿出几个瓷瓶子递给了王鸣岐。

  “咱们清朝的窖池一共有六口,其中1798年的一口,1850年的两口,1900年的三口,我们用红、粉、绿三种瓷瓶进行区分,这是专门定制的瓷瓶,你看看行不行,我感觉比茅台的瓷瓶子要好。”

  王鸣岐一上手,别说,手感相当不错。

  “多少钱一个?”

  “光酒瓶子就比以前咱们的售价高了,三块钱一个。”

  “值。”

  王鸣岐刚打开酒,杨可道和杨晓翠来了。

  杨可道耸了耸鼻子,问道:“有好酒?”

  “哈哈,杨大爷,您的鼻子真灵,尝尝这酒怎么样。”

  王鸣岐给杨可道倒了三杯,分别摆在杨可道面前,“您尝尝哪个最好。”

  杨可道嗅了一下酒,又看了一下颜色,还用手指头沾了点酒,放在手心里搓了搓,随后喝了一小口。

  砸吧了一下,杨可道说道:“这个最好,酯类香气最浓郁,应该陈了有年头了,好像还有点点的甜味,有点像汾酒,但比汾酒陈香味浓郁。”

  “这杯呢?”

  “陈香味比另一杯淡一些,也不错,最后一杯,陈香味跟市面上的汾酒差不多。”

  杨世军笑道:“老先生是董酒的人,分析的一点不差,这杯是用我们厂里窖藏了二十年的基酒勾兑的。”

  “大差不差,味道非常棒。”

  “一百八一瓶,您老买吗?”

  “多少?一百八?一瓶?”

  “对啊。”

  “瞎扯淡,三十还差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