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一十五章 调船之困_藏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堆放在一个角落里,再也不不闻不问。

  岳父独孤烈把它们弄出来,交给了李邺。

  李邺来到参谋房,参谋房内的沙盘已换成了陇右和中原,他走到中原的沙盘前凝视三门峡,他一直想将一批襄阳的中型战船运到陇右来,理论上是可行的,从扬州走运河到黄河,再走黄河到兰州。

  但这里面有三个节点难以克服,一个是中原被敌军占领,之前是安禄山,现在是史思明。

  另一个节点是三门峡,这是大自然的阻碍,第三个节度便是朔州被吐蕃占领。

  现在第三个节点已经没有了,只剩下第一和第二个节点,不久前他得到消息,李光弼的军队击败田承嗣,收复了汴州,加上宋州一直控制在唐军手中,那么从长江到黄河的通道就打通了。

  现在只剩下第二个节点,那就是三门峡,三门峡太险要了,基本上都是十船七毁,一直是制约朝廷漕运和关中发展的最大绊脚石,朝廷没有办法,只有在三门峡一段走陆路,修建中转仓库。

  如果李邺想把荆襄船只送到陇右,唯一的麻烦就是三门峡,以前李邺还担心陇右和朔方之间的高山峡谷,但事实证明,它们可以走皮筏子,只是没有纤夫,如果能解决了动力,那问题就迎刃而解。

  荆襄有五百多艘车船,动力就可以解决了。

  但三门峡也不是所有船只不能走,李邺记得少年时乌鸡郎说过,他们就是运货的,从长安到洛阳,每次都要经过三门峡,十几多年都平安无事,最后是因为新伙计经验不足,导致船只在三门峡撞山,船毁人亡。

  说明三门峡还是可行的,关键怎么走?

  这时,季寿春带着一名官吏和两名中年男子走进来,官吏叫刘行远,是陕州治河官,专门负责三门峡这一块的水文监测,两名中年男子便是船工了,黄河上行船二十几年,对三门峡了如指掌,他们三人是李邺父亲李岱帮忙找来的。

  三人跪下磕头行礼,“参见岐王殿下!”

  李邺请他们起身,笑道:“请你们来陇右,其实就是了解一下三门峡的情况,当然会有笔生意请伱们做,事成之后,每人能赚五百贯钱。”

  刘行远急道:“殿下,卑职不是为了钱。”

  “我知道,我这里缺少一名都水官,监控陇右的水文,并教授一批学生,但我们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才把你请来。”

  “小人愿为殿下效力!”

  李邺点点头,指着沙盘道:“我给你们说,我最近想把一批船只从荆襄转运到陇右,李光弼将军收复了汴州,船队就能从长江驶入黄河了,但过三门峡是个难题,所以才把你们请来。”

  一名最年长的老船工道:“殿下,从这种地图上看,过三门峡不难,这么宽的河道呢!但它没有把水流的情况显示出来,三门峡有两大危险,一个是暗流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