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八十八章 交换俘虏_藏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俘大营,把一万三千名吐蕃战俘押解来张掖,这一万三千多战俘是凉州和会州的驻军,也是吐谷浑人。

  用一万三千多名吐蕃军战俘换张掖和酒泉的百姓,这笔买卖相信尚结赞一定会答应。

  大斗拔谷位于张掖的东南方向,是祁连山的一道天然裂口,是沟通河湟谷底和河西走廊的捷径,具有极高的军事价值和商业价值。

  甘州的一万吐蕃军队并没有南撤到鄯州,而是奉命严守大斗拔谷。

  大斗拔谷长约七十里,道路极为狭窄,最窄处只有数丈,最宽也不过二十余丈,两边都是千丈悬崖,整个山谷就像被一刀劈出来的通道。

  唐军和吐蕃军争夺大斗拔谷已有数十年,里面稍宽处修筑了三座军城,双方反复修葺,固若金汤,扼守住了大斗拔谷,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一万军队当然不可能全部驻扎在三座军城内,大部分驻扎在大斗拔谷南面出口外,守住了出口。

  但山谷内的三座小军城也同样极难攻打,如果要强行攻打,不付出几千人阵亡的代价,休想拿下三座军城。

  但如果攻得有策略,也可以不伤一兵一卒夺取它们。

  开元十六年,唐军便以不伤一名士兵的代价,夺取了大斗拔谷。

  在山谷入口处,也有一队吐蕃军游哨,监视河西走廊的动静。

  上午时分,一队三十人的唐军斥候护卫着安齐管靠近了大斗拔谷的入口,他们立刻被吐蕃巡哨发现了,吐蕃巡哨纷纷翻身上马,警惕地望着他们。

  安齐管对唐军斥候道:“你们在远处等我,我上去和他们说!”

  为首斥候迟疑一下道:“不如我用箭把信件射给他们。”

  安齐管摇摇头笑道:“如果射箭信有效,那就不需要我跑一趟了,罗校尉不了解他们,这帮人很粗野,不识字,他们会把箭信撕得粉碎,必须要和他们交谈,让他们知道这封信的重要。”

  “但如果他们伤害安公,我们可没法回去交代?”

  安齐管笑道:“我有办法让他们不伤害我。”

  他从马袋中取出一面旗帜,插在大旗之上,将旗帜展开,竟然是一只展翅雄鹰。

  “这是吐谷浑人信仰的神,萨满教的起源,他们看见这面旗帜,就不敢伤害我,哎!我也是后来才想到。”

  安齐管有点伤感,对唐朝斥候道:“你们就在这里等着,我马上就回来。”

  安齐管举起萨满神旗,催马向谷口处奔去,很快,吐蕃游哨迎了上来,他们看见了旗帜,立刻收起兵器,高声喝问。

  安齐管用羌语和他们说了几句,把装着信件的木盒子递给他们,为首骑兵首领打开木盒看了看,便将信件收下,又指着旗帜说了什么,安齐管把旗子给了他们,吐蕃游哨举起旗帜调转马头而走。

  安齐管这才返回了唐军之中,斥候校尉罗平迎上前道:“他们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