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六章 岳州消息_藏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大户,都不敢过问,李洵却不怕,他一出狠手,江陵的诟病已久的治安问题便迎刃而解。

  这就是后台的重要性,有后台的官员就可以放开膀子无所顾虑的干,但如果没有后台,或者后台比较弱,官员就会瞻前顾后,明知该怎么做,却不敢实施。

  在唐朝做官有很明细的考核,并不是你后台硬就能提升,关键还是要有能力、有政绩,历朝历代,很多政绩其实就是分糕饼,把豪强大户霸占的资源拿回一点点给普遍百姓,让普遍百姓们感恩戴德,政绩和官声就来了,而不作为,自然没有政绩,所以后台硬的人敢作为,就会出政绩。

  后台硬,有能力,加上有政绩,当然就容易得到提升。

  这天上午,李洵和往常一样在江陵县城巡视一圈,轿子刚出门不久,便听外面一阵喧哗,前面有人拦路,在焦急叫喊着什么。

  李洵急忙喝令停轿,吩咐手下道:“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随从跑上去,片刻回来禀报,“县君,是一名商人,他说有重要事情要向您禀报!”

  “带他上来!”

  片刻,一名身穿黑衣的商人被带上来,跪下行礼道:“小人王渐,是一名茶商,拜见县君!”

  “你有什么紧急事情要向我汇报?”

  “回禀县君,小人刚刚从岳州逃回来,岳州守将康楚元发生判乱,自立为南楚大王,他的军队很快就要杀来江陵!”

  李洵吃了一惊,连忙问道:“消息可属实?”

  “小人家小都在江陵,小人以身家性命担保,消息属实,一点都不夸张。”

  李洵已经无心去巡视了,立刻返回县衙,岳州就在荆州东南,两州紧紧相邻,一个在洞庭湖北,一个洞庭湖东,如果岳州发生叛乱,很快就会波及到荆州。

  李洵匆匆来到州衙,他要向刺史魏仲犀汇报此事。

  来到州衙,双方见了礼,魏仲犀请李洵坐下,魏仲犀年约四十岁,进士出身,当官十几年,官场经验要比当官仅四年,且目前只有二十四岁李洵要老道得多,资历也高得多。

  但魏仲犀对李洵却很客气,谁让李洵的后台硬呢?和节度使是堂兄弟,还有个当宰相的伯父。

  “发生一件事比较紧急,卑职立刻赶来向使君汇报。”

  “李县令请说!”

  “岳州兵马使康楚元使君知道吧!”

  魏仲犀点点头,“我知道,此人还曾经坐镇过襄阳。”

  “卑职今天听说康楚元叛乱了,自立为南楚大王。”

  魏仲犀也吃了一惊,急问道:“消息可确切?”

  “是一名商人告诉卑职,他家人都在江陵,他本人刚从岳州巴陵县逃回来,应该是真的。”

  魏仲犀当即道:“我立刻发鸽信向襄阳汇报,县君赶紧通知官员和族人,先离开江陵,今天就要走,今天我没有收到石首县的快报,我正觉得奇怪,极可能石首县已经出事了。”

  石首县位于长江南岸,距离岳州很近,但属于荆州管辖,如果岳州发生叛乱,那么石首县将首当其冲。

  “使君也要转移!”

  魏仲犀点点头,“我先通知州官收拾东西,如果形势不对,我们马上就走!”

  荆州只有一千维护治安的驻军,根本挡不住叛军,叛军杀来,州县两级官员首当其冲。

  但魏仲犀更担心李相国的族人,所以他要求李氏族人赶紧撤离,不能成为叛军的人质。

  李洵赶回府宅,找到了父亲,告诉了他岳州叛乱之事,李崤也吓了一跳,立刻派人去召集族人来宗祠紧急商议。

  一个时辰后,所有族人都赶来了。

  李崤高声道:“刚刚得到消息,岳州发生叛乱,很快会波及到江陵,大家赶紧回去收拾细软,大东西就别拿了,带点粮食,驾车马赶往北城外集中,大家现在就回去收拾,午时正我们出发北上,来晚了我可不等人。”

  族人们都慌了手脚,纷纷向家里赶去。

  中午时分,李氏族人除了县令李洵外,都聚集到北城外,李洵是父母官,他不能逃走。

  李崤便带着族人驾着二十几辆大车向北方逃去。

  此时,岳州叛乱的消息已经在江陵县传来,县里一片混乱,豪门大户们纷纷向城外转移财产,普通百姓也拖家带口向乡村亲戚家里转移。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