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3章 袁绍似乎好像哪里都吃得开,也吃得_袁主","copyright":"起点中文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代帝王都曾停留过许多时间的偏殿,随即又淡淡问道。

  刘宏赶紧低头回答道:“胡司徒一直教导我,所学颇丰,奈何经学大家太多,涉猎皆为皮毛,故无法达到专精。”

  刘宏口中的胡司徒,便是一直奉行中庸之道,为官三十余年,历任六朝,先后担任过一次司空,两次司徒,三次太尉,因其声名远播,当时所侍奉之皇帝皆降旨请其举荐人才,胡广所举荐之人后来俱是成为一时人杰,其中不乏许多郡守庙堂之官。

  后来,陈蕃,李咸皆列三公,胡广乃其故主。

  上朝会时,陈蕃李咸往往都会称病避开胡广以示尊敬。

  待刘宏即位之初,又再度以近乎八十岁的年纪封司徒,掌录尚书事,为皇帝刘宏老师,传授经学。

  故而,刘宏对于这位老师异常尊敬,时常都会降旨将其请到自己的宫殿来授学,每每这时候,刘宏都会清退其他人,曹节也不例外,唯独留下胡广一人,刘宏坐在台下聆听教诲,从不懈怠。

  胡广也常以此为荣,刘宏聪慧好学,又加勤奋补助,未来必成大器,身为帝王之姿丝毫没有那般架子。

  “这大汉经学乃历代先帝所建,各传一家明正,以此为推动经学,皇帝既然身为天子,自当对其钻研皆透,切莫以经学繁多而抗拒。”窦太后虽没有过多情绪表露,但刘宏还是听出了其中意思。

  这世上谁都可以说经学繁多,涉猎方面太深,唯独你这个当皇帝的,却是不能。

  刘宏只能重重的点点头:“皇祖母所言我谨记在心。”

  窦太后很是满意,对于这个从河间国而来的皇帝,其一言一行丝毫没有那些诸侯中的坏习惯,一直遵从着身为皇帝的准则。

  教导完皇帝,窦太后又将目光放到了一旁跪伏在地的袁绍身上。

  “卿抬起头来。”

  袁绍缓缓抬起头,将整张脸尽数都展现给窦太后。

  “不错,不错,李少府之学生也是这般才气,气度却也不似常人,卿出自何处?”

  袁绍颇有些意外的看向一旁的老师,一脸恭敬道:“臣出自汝南袁氏,但却非以袁氏出身而登堂入仕,全赖老师举荐于太傅,臣方得今日之位。”

  窦太后颇有些惊讶,再度看向袁绍。

  “难怪,你祖上俱是大汉肱骨良臣,你能有此心便是极好。”

  袁绍惶恐万分:“臣不敢当,臣如今位卑名浅,还当不得太后如此称赞,臣虽出自袁氏,但却时刻牢记忠君报国之心,时常都已为太后,陛下尽忠感到高兴。”

  窦太后心情似乎不错:“李少府,如今已是看到伱之学生,安然无恙,可曾再言忧虑之事否?”

  “臣既见学生,心里自然无所牵挂,太后肯出面为臣一学生而来,臣百感交集,伏纬太后恭上。”李膺顿时弯腰拱手。

  “李少府乃大汉栋梁,前时戍卫边塞抵御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