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章 胡宗宪来诗三首_大明枭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可远站起身的时候慎重地回答,虽然穿着草民的服饰,却有一副官僚架势,“就操作层面来讲,实际上,我们只能选择拖延。”

  李孝先拧眉想了想,“如何拖?”

  “有四种可行方案。其一,无所作为,不开口,就等于拖延。但压力重重,大人恐怕会扛不住,草民给您提几个要点。首先,您现在是东阿知县,不是革员,您会跟上面那些大人讲,倭寇闹事,征兵在即,尚有许多事务要处理。其次,如果他们仍然坚持,要您出堂参审,您会这么说;‘好的,大人,确实应该快些公审了,但您确定这是公审的正确方式?’如果他还没被唬住,您就改变立足点,从告诉他们如何做转向何时做,阐明要害,您会这样说;‘大人,现在不是恰当的时机,出于各种原因。’如果仍没有放弃,您会说公审‘实施起来困难重重’,证词上,证人上,章程上,律法上,甚至可以往裕王和皇上身上推……但严阁老是最好的托词,那会使其听起来玄乎其玄,让他们投鼠忌器。运气好的话,这个拖延能有一两年,等战事打完,景王……咳咳,您知道的,严党一旦落幕,再由您出面,不仅可以将通倭的罪责一五一十地甩给那些人,成为倒严的一把利剑,于国于民,都是有功千代的好事,如此一来,恐怕不止惠及家人,活命也是有可能的。其二,顾左右而言他,既然通倭的直接人物是典吏和巡检,先从这两个人身上查起,查他们的亲眷,查他们的朋友,甚至祖宗十八代,乃至家里为何多了一根蜡烛,没有不可查的,不过凡是把通倭往上面牵扯的话题,一律要缄默。其三,抱病、装傻、充楞,大人久在官场,这样的能力不能说擅长,但总该是有的吧?其四,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到了济南府,您先别去知府县衙,立刻到左大人家里拜访,跟他讲,您有极险峻的把柄被俞大人拿捏。您在东阿任知县这么多年,山东上下一体,就算在通倭这件事上,左大人与您从无书信往来,以往一些事情,总该留有书信吧?您要表现得极凄惨,越是走投无路,越不容易让人起疑心,与此同时,您还要让左大人忌惮,轻易不敢拿您怎么样,切忌不能表露出丝毫鱼死网破的架势。只有做到第四点,前面三个,您才能做得顺手。”

  一口气说完这些,于可远仍没有停歇的想法,又转向了听得一愣一愣的俞咨皋,“独木难支,光凭李大人一个,恐怕不能办到。俞大人,刚听您讲,公审案件是由新任知府提出的?这位大人……”“你不方便说,我同你讲吧。”

  俞咨皋轻叹一声,“谭云鹤这个人,我是有些了解的。他在裕王府读书,是裕王的伴读,后去翰林院任编撰,倒也有些才气,奈何……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