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章 二五仔张太尉_我,汉高祖,竟然穿越宋高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章二五仔张太尉

  靖康元年五月,宋朝廷为解太原之围,命种师中从井陉西进,姚古军从长治、张灏军从汾州北上。

  种家军收复寿阳之后,却迟迟未见其余两军,种师中自幼长于军中,并非不知军事之辈,便率主力又退回了井陉之后的真定驻扎。

  师中虽然疑惑,三军路程以种家军最长,张灏军最短,按常理来说,种家军应该是最后一个到的才对。

  但当时一则担忧是其余两军遇上了金军,二则是怀疑朝廷是不是又做了别的打算,毕竟朝令夕改这种事,在大宋已经成为了常态……

  所以彼时的种师中,倒是也没有顾虑太多,在他的眼里,只要三军齐至,太原是肯定能够拿下的。

  但一直到枢密院的催兵令下来了,也没有等到其余两军的消息。

  种师中询问汴京来的使者,只得到了个‘老将军只为一军之帅,却非三军之帅’的答复。

  不但如此,枢密院那边也不问个由头,直接便给他安上了个‘畏敌不前’的名头。

  这让一把年纪的种师中是又悲又怒,只得率军奔袭,最后落了个这般下场。

  本来到了榆次,种家军的前锋将领黄友,便已经感觉到了不妙,几番劝诫种师中退兵,却并没有被采纳。

  黄友能看得出来的事情,种师中能看不出来吗?

  既然看得出来,又为何要执着向前?

  就是信了其他两军,也收到了枢密院的催兵令,

  就是信了其他两军,也和自己一样,被安上了畏敌的名头,

  就是信了其他两军,在这般重压之下,定然会和自己一样,不惜一切代价奔赴太原!

  可惜的是,一直到死,种师中也没能见到姚古和张灏的军队。

  当然,种师中死了,种师道岂会善罢甘休。

  收到消息的那日,小种经略相公便把刀拍在了李纲的桌子上。

  如此,方才知晓了此战中的一些细节。

  张灏的爹河东宣抚使张孝纯,已经投降了金人。

  这事儿在日后他做了大齐宰相就能佐证,当然,后来他也给宋国送了些消息,比如大齐皇帝刘豫之子刘麟,欲借黄庭坚墨迹献于赵构,以试图行刺杀一事,就是他泄密过来的。

  这是后话,但当时这般,张灏所领的那支军,自然也没有了前进的理由。

  姚古和种家一样,同样来自于西北。

  两家子弟向来争强好胜,各不甘下。

  且这次太原之围,姚古才是主帅,种师中只是副帅。

  不甘被种师中驱使,也不想被他贪了这太原的第一功,此为姚古按兵不动的原因之一。

  其二,金军在击败种师中之后,继续趁势南行,在盘陀与姚家军激战数日,最后姚古大败,不得已退守隆德、威胜。

  而之所以不为枢密院的催兵令所动,则是因为相较于枢密院的‘金人即将全线撤退’情报不同,

  姚古收到的,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