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章 种家军_我,汉高祖,竟然穿越宋高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章种家军

  “官家,可曾记得张太尉当年,是如何到您身边的?”

  现在是听故事的时候,刘邦也让佛海起了身来,两人各坐在一头,还亲自给他倒了碗水。

  “朕前几天脑子摔着了,许多事情都记不大清楚,你只说你的,勿来问老子。”

  唉。

  世人常说赵官家温润如玉,今儿个了解了方才知道。

  不是说的人多了,那便就是真相了。

  “靖康元年,金人合攻榆次,张太尉率百余人杀出重围,是以名震天下……大家伙儿只记得这般英雄事迹,很多人却都忘记了,同样是在那年,咱们大宋……”

  只见他说到这里,竟然掉下泪来。

  这和尚哭得真切,整个身子随着抽泣声起伏着,过了好一会儿,他才镇静下来,擦干眼泪道:

  “官家见笑了。”

  “无妨,你且慢慢讲,朕也慢慢听。”

  佛海朝着他躬了躬身,随后才道:

  “那些事儿想必官家也不乐意听,既然是说张太尉,那小僧便把知道的事悉数告知,是非与否,您当自有决断。”

  见皇帝点了点头,佛海这才说道:

  “靖康元年,完颜宗望率大军逼近东京,西北三家受命勤王,金人怯我大宋军威,避敌不战,而是转头围攻了太原、河间和中山三镇,姚家军负责救太原,种家军则负责解河间和中山二镇之危。”

  “端儒公过河之后,发现完颜宗望与其副将分兵,便上奏朝廷,从上党出,以侧后袭击完颜宗翰,此番围魏救赵之举,若成,三镇金兵定然就此散去。”

  虽然不知道当时的军力对比,但刘邦只是简单从脑中过了下地图,便知道这是个可以行得通的办法。

  “那可是成了?”

  佛海古怪地看了他一眼:“朝廷以金人不可胜为由,拒绝了端儒公的提议。”

  这……

  “那最后这三城,就这么硬打下来了?”

  佛海苦笑道:“等完颜宗望率师北归之后,种老爷子便被迫撤了军,而姚家军虽然收复了隆德、威胜,太原城却依旧还在金人的手里。”

  “靖康元年五月,姚家军和种家军再次进军太原,与河西宣抚使张孝纯的儿子张灏,三军互为犄角,共解太原之围。”

  “时枢密院知事许翰收到消息,认为完颜宗翰就要全线撤军……当时种师中老爷子已经收复了寿阳,另外两家军队却迟迟未能跟上,为了避免孤军深入,便率种家军驻扎在真定。”

  “枢密院的人……”佛海摇了摇头,接着道,“忠定公多次催促种老爷子进军不成,最后竟然指责他怯敌不战,延误战机。”

  这忠定公,便是当时的兵部侍郎、后来的宰相李纲了,做为少有的主战派,若不是他去年死了,佛海也不会说出他的名字,担心皇帝记恨。

  “老爷子当时已近八十,且种家军一门忠烈,何曾受过这般屈辱?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