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6章 就一薅羊毛的_华娱:导演的快乐就这么简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代”导演们则是将其看作百倍、千倍放大自身作者风格特性的机遇和手段。

  说难听点就是,好莱坞会根据投资大小,争取让更大范围的观众去“爽”。

  而五代导演们则是用大投资带来的大制作、大场面等一系列元素,点亮“商业大片”这个图标,上映前让观众们满意,这就算完成了任务。

  然后接着去实现导演个人的“梦想”。

  虽说这样的确能吸引无数观众走进影院。

  但出来时候大家基本都是绿着脸的。

  《英雄》算半个,《英雄》之后的《十面埋伏》《七剑》《夜宴》《无极》等等。

  基本全是如此。

  不同的是。

  其中两大代表大诗人和老谋子。

  老谋子可能主观上是对自我作者风格试图进行抑制,试图探索中国商业电影的正确拍摄模式。

  大诗人更多地是在运用商业投资主动地实现作者风格。

  所以《无极》的幕后团队哪儿哪儿都强。

  但偏偏剧本拉胯。

  牵一发而动全身。

  于是整体拉胯。

  其余导演也大多都在两者之前徘徊。

  当然,这并不能真的说他们做的不对。

  毕竟时代局限性摆在这里,当下所有这些国内大导演所作的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既大家都试图以各自的作者视角向世界阐释一种走向国际化的中国形象。

  其中老谋子和大诗人就代表了两条不同的路径。

  在面对如何向全世界展现东方文化和东方形象的关键问题上。

  老谋子寻求的是与西方现代主义的结合,将传统中国文化的精华以西方艺术的建构逻辑去重新讲述。

  大诗人则后退一步,他的话语逻辑则是“亚洲人”的,他试图将21世纪的中国重新以唐代的东亚文化圈的位置和身份进行重建,实现一种对待“国际化”的地区化先行的思路。

  无论是以欧美为骨的态度加入和臣服国际化,还是以东亚的地区化先行思路,二人在叙事范畴都不得不被美学诉求所吞噬,以至于选择了弱化思维与文字文本,而诉诸感官、情绪和后现代式“文本”。

  由此,他们给出了自己的中国现代美学阐释。

  但也带来了一顶又一顶的“烂片”大帽子。

  代表普遍审美的广大观众们看不懂,或者看着不爽,以至于不买账,那还谈何“商业大片”?

  只是就像路平安说的一样。

  对于这种“时代的眼泪”,是对是错,真的不好说。

  现在嗤之以鼻,未来没准就“平反”了。

  韩三品听后,消化了一会儿又问:“那伱呢,你自己觉得你是什么样的视角?”

  “我?”

  路平安听后笑道,“我在商业电影的视角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从不觉得咱们比谁差,也从不觉得东亚或者欧美的有多牛,有用的叙事结构和技术就拿来用,需要做到的工业基础就去做到,然后用高效的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