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新贵_季汉彰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丞相陈冲在朝上致仕,很快在朝堂引起轩然大波。

  虽陈冲此前得过一场大病,但毕竟年方五十四,正是政治生涯的黄金年纪。而自炎兴元年以来,陈冲主政中央二十余载,一手主导新政改制,使国库足用,州郡积谷,朝廷年年用兵而无运粮之劳。又用兵卓着,国家安匈奴、攘鲜卑、灭董卓、平陇右,克曹操、取巴蜀,皆陈冲之功。故而朝野上下,无论臣民,皆视陈冲为中汹一贤臣,可比古之周公、尹尹。

  按照常理来,如今先帝驾崩,新皇登基,正是他主持大局之际。不料却急流勇退,这令诸多官员都不能理解。初时还有人揣测,以为这是丞相欲擒故纵,以致仕为由逼子让步放权。可子虽多有挽留之举,丞相却无恋栈之象。三留三辞之后,陈冲终究是奉还了丞相印玺。

  随后的发展便更加出乎朝野预料,在陈冲丞相致仕后,太尉段煨也随之请辞。他作为西府首任都督,在北府军中也影响殊大。加上本人克己守法,外无结交,向来被视为武人楷模,是军中仅次于关张的第三重臣。如今他随陈冲上表致仕,自称身体久恙,难以视事,在任上也不过尸位素餐,令国家破财而已,故而请求致仕辞官,就在雒阳休养。同时又向刘燮推举杨阜、姜叙等凉人入朝。

  在段煨后,又陆续有边让、宋忠等清贵大臣请辞,刘燮对这些老臣大加赞誉,以其高风亮节,虽同意他们致仕,同时又将他们挽留在雒阳,又从内府中拨出五千金进行赏赐。而后子又当朝对钟繇等人感慨:“朝中老臣,皆当以丞相太尉为楷模啊。”朝中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是新皇是打算借此敲打老臣,以便收回权柄。

  钟繇狼狈不已,退朝之后,次日也向台中上表致仕,荀攸紧随其后。至此,原本刘备安排的五名托孤大臣,已有三位退出朝政,仅有大将军关羽与少府刘豹仍握有实权。只是这两人权势多不在朝堂,到了这个地步,刘燮可以已尽收实权,在台阁内外,俨然是一言九鼎,无人抗衡了。

  他首先要做的是调动人事。钟繇、荀攸一退,尚书令、御史中丞等内朝要职也被空了出来。刘燮便精心敲定三人,以桓阶为尚书令,魏讽为秘书监,庞统为中书监。桓阶是荆州随张羡北投的老臣,颇有才智,但无根基,在朝野有颇多美誉,以他为尚书令,正可体现子无私,秉公执政。魏讽则是荆北名士,早入太子府内,刘燮喜他口才出众,胆大机敏,在朝中辩论是非,常常无人是他对手,正可用于推行政令。

  而庞统的入选则出乎常理。毕竟在庚寅之变时,庞统曾劝谏刘燮开城纳降,两人一度发生冲突,旁人都以为庞统会在新朝失势。但刘燮考虑到他是陈冲学生,前段时间在宁州平乱也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