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南北边衅_季汉彰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猜出缘由,各自陈兵疆界,对襄平蠢蠢欲动。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最先做出行动的居然是身处危境的东朝。曹操听从了荀或的遗言,转变战略为长期割据,而得知公孙康病重后,他大喜过望,对外谎称是南下收复失地,实际上已完全放弃兖州,而做图谋辽东的准备。

  曹操的计划不可谓不周密,随着东人如天兵天将般出现在柳城城下,辽人全然丧胆,不做任何抵抗地开城投降。而后曹操得以占领昌黎、宾徒等重镇,跨过医巫闾山,进入辽泽之滨。

  此时正值正月,辽泽之上冰硬如石。襄平得到消息的时候,东朝大军已用枯草铺路,顺利踏冰过河。而驻守辽队的兵士,已经可以自墙头看到曹操的帅旗了。

  而在这个时候,西朝也终于弄清了东朝的动向,面对这种关东主力尽出的局面,两府皆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次难得的进攻良机。代王尚书令荀攸建言应立刻东进,称“今东贼残破,人心纷乱,既欲求存于辽燕苦寒之地,仓促难以西返,实让河北于我国!国家已得兖州,可自河内、濮阳乘虚而入,合围邺城,渐渐反客为主,则河北首善地唾手可得也!”

  对此策略,陈冲也极为赞同,他对刘备说道:“形势已变,进攻河北的时机已经到了,唯虑邺城天下坚城,仓促不能下。你且试攻之,若城防可畏,便广迁郡民至兖州,亦可收获实利。时日一久,他人心动荡,你再以利诱之,邺城早晚可下!”

  刘备深以为然,考虑到曹操攻下辽东不过是早晚问题,事不宜迟,他当即向中军、北府与东府传令,令三军至河桥北关集结,打算以十二万之众东进攻邺,而后轻骑出城,与关羽及幕僚直奔雒阳而去。与此同时,司隶府也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相关物资,并调和民政及民夫。时间非常紧促,但好在去年的战事极为顺利,使得雒阳府库中节省下相当的兵甲粮秣,故有望在一月以内就展开过河攻势。

  时间来到二月壬申,代王刘备率军渡过沁水,于大河北岸摆开阵势,开始围攻东朝据点。而东人显然早做好了应对围攻的准备,诸城无不深沟高垒,立楼拒围,令刘备颇感棘手。攻城到底是个苦差事,纵使西军占据压倒性的兵力优势,也需要时间来逐个拔除。

  在第一次春汛之后,刘备初步告戒,成功攻下山阳、修武两城,进逼汲县。捷报传到长安,举朝振奋,汲县乃是邺城以南的最大屏障,倘若将其攻破,朝廷大军面前便再无阻碍,得以直趋东人武都。

  然而仅仅过了两日,朝中舆论又为之一变。

  原因是南阳的魏延传来战报,便令朝中说水势大涨以后,蜀军忽而高举旗帜,以楼船艨艟再入汉水,而后驻于鱼梁洲,借此渡江跨过北岸,以水陆并进将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