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笑语_春风渡(古言1v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指竖在唇边,小九立刻噤声。外面人多口杂,他可不能让人听了墙角。

  吴叁娘再度回到大堂之时,几位食客正在高谈阔论。

  “听说匈奴马上要借道武威,去长安纳贡了。”

  “什么时候?”

  “就这两日吧。据说匈奴这回要献上两千头牛,五千头羊,一百车金银锭。州府还真搁不下这些,刺史大人征用了一整座山,以作匈奴的休憩之用,就在我婶娘家后头。”

  见到吴叁娘走近,王武开口问道:“叁娘,你见过匈奴人吗?”

  “没有。”

  王武颔首:“还是不要见为好。我小时候,经常见匈奴,每回都要死不少人。近些年反倒少见了,我都快记不清匈奴人的长相了。”

  “都是一双眼睛一个鼻子,有什么可看的?”赵大吃了满口的面,含糊不清地道。

  “废话!哪个人不是一双眼睛一个鼻子?叁只眼的那是二郎神!”

  “是是是。”赵大连连应声。

  “吴叁娘。”身后冷不丁地传来一声低唤。声音沉落,有肃肃之意。

  “结账。”

  吴仁坐在窗边,清瘦的身子挺如修竹。手中拿着一块石青色的方帕,仔细地擦拭手指上沾染的浮油。

  吴叁娘一直知道他的手很好看。半只手裹在帕子内,露出软玉削青葱般的长指,与那人的手生得一模一样。

  “二十文。”

  吴仁拿出钱袋,等了半晌也不见吴叁娘走近。他扫了一眼大堂,吴叁娘正在招呼别的客人。

  还真是稀奇。别的店家都抢着收钱,这吴叁娘却毫不在意,也不怕客人逃账。

  他摸出一个铜板,扣在桌上,斜眼瞥着吴叁娘。

  女人在一群糙汉中谈笑风生,进退自如,完全略过了他。

  他又取出一枚铜板,缓缓按在桌面,这回是正眼盯着吴叁娘。

  “两千头牛和五千头羊,这得要多大一座山啊!”吴叁娘感慨道。

  “不大,就一个小山包,在城东,那里有河,牛羊吃的草也多。”先前提到婶娘家的那人回道。

  “这样啊。此处离城东还挺远的……”吴叁娘的眸中难掩失落。

  “匈奴从城西穿城而过,吴娘子可以同我们一道在街上看个热闹。”

  “你们一群大男人,我凑什么热闹?说出去不叫人笑话!”

  吴叁娘掩唇一笑,眉眼弯弯,似染春晖。

  吴仁从钱袋捏起一枚铜板,若有所思地放下。这回,他敛了目光,从钱袋里面一枚一枚地取出铜板,迭成高高的一堆。

  二十枚,不多不少,迭得比茶杯还要高。

  他又多摸了一枚,孤零零地放在一旁。

  钱已付清,他起身走人。

  吴仁走后,小九过来收拾。见桌上迭着一柱钱,便推平了铜板,拂入自己的手心。数了一遍钱,却见桌子的另一侧单独摆了一文钱。

  “二十一文……”他低喃。

  小九扬起头,对着吴叁娘喊:“阿姐,大人落下一枚铜板。”

  吴叁娘走来,小九指着桌面道:“大人放了二十枚铜板在这,那边又多放了一文。”

  吴叁娘捏起那枚铜板,似乎还能摸到余温。

  “大人赏我的。”

  小九一拍自己的脑袋:“阿姐,我真是太蠢了……”

  吴叁娘向门外望去,见那青衣人正撩起衣袍,缓步过桥。风静云歇,蝉鸣聒噪,暑气如浪而至,男子的背影隐隐绰绰。

  她就这么看着,直到看不见为止。

  大人,守在凉州,你甘心吗?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