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四章 拉关系_重生之我是阿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拉关系,好像彼此之间马上就亲近了一点,有些话就好说多了,有些事也好办多了。酒桌上只是一个缩影,这种现象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

  所以,才有这位参军说的这句话,目的也就是七拐八弯地拉拉关系,为将来进一步谈判打好铺垫。千万别小看这七拐八弯的关系,有时候,没有关系你想和人家说一句话都不行,有关系了,凡事都好说话了。

  类似《三国演义》这样的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节:两军正在交战,某方一位谋士一类角色跳出来,对自己的主公说:“主公,某和对方的某某有旧,某愿去说他来降。”

  注意,这位谋士首先说的是,他和对方某某有旧,也即是有关系,这才能去说服对方来投降。所以,关系真的很重要,是办成某些重要事情的基础,没有这重关系,可能啥事也办不成。

  不过张苞和姜维拉的这份关系可真的够曲折,张苞这边和诸葛亮没有直接关系,严格来说只不过是同事关系而已。

  而姜维和孟建的关系更疏远,孟建是他上司的上司,如果不是这次孟建将姜维破格提拔,让他领兵出征,可能姜维连见都未必能见上孟建一面。

  当然,现在情况好一点,自从孟建破格提拔姜维后,孟建算是对姜维有知遇之恩了,两者的关系近了不止一筹。

  不过不管怎么样,靠着这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关系,双方好说话多了。自此,双方不断派出使者交涉,而之前摩擦不断的两军也偃旗息鼓了下来。

  当然,双方该有的警戒还是有的,毕竟不知道对方是不是使诈。战争史上假意谈判麻痹敌人,趁机发动偷袭的案例并不是没有,双方都是深谙兵法的聪明人,自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所以,在谈判期间,虽然没有再交战,不过双方却没有放松半分的警惕。

  张苞这边一边派出使者到魏营去劝降,一边八百里加急派人送信给诸葛亮,让他写封信送过来给孟建,帮忙劝降孟建。孟建是姜维的上司的上司,如果孟建归降了,马遵也会投降,那么姜维自然也只能跟着归降,否则他就是抗命不遵。

  当然,就算孟建不肯归降,能让诸葛亮帮忙拉拉关系也是好的。姜维这边表现得也很奇怪,一方面他一直不肯松口答应投降,另一方面,他也没做出什么过激的行为,既没有攻击汉军,也没有下令部队拔营逃跑。

  也许是他觉得打不过汉军,所以不敢动手,但是,从他这种平静的举动,第一师参谋部分析认为,对于归降大汉姜维其实已经动了心,不过可能由于矜持或者想哄抬身价或其他什么原因而一直没有松口而已。

  所以,第一师也一直不动手强攻魏军,而是扎下营盘与之遥遥相对,只是每天派出使者对姜维进行思想工作。姜维的确是动心了,他对汉军参军给他讲的什么刘汉正统地位那套理论其实是蛮认同的。

  况且,就算不认同又能怎么样?他是个聪明人,聪明人就应该知道,现在的天下大势之下,投降蜀汉才是最明智的选择。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事,这本来就是三国时代的常态,现在蜀汉的小皇帝明显是一位千年难得一见的明主,不选择他还能选择谁?

  。牛牛小说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