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六章 暗流涌动_黑科技:开局攻克I5芯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说一下目前华夏在芯片研发方面遇到的难题,主要就是光刻机。我们有设计,有人,但是我们的材料不行,加工的机器也不行,加工出来的误差值太大。而世界最先进的光刻机,却造不出来,这就陷入了某种死循环。”

  “我想你们也知道华夏自己造出来的90nm光刻机是在18年三月由沪海微电生产的,也就是说我国目前自主只可以做到90纳米工艺。”

  “90纳米的工艺有用吗?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有用!”

  陈渊按下手中的按钮,投屏转换成了一组数据。

  “根据世界著名芯片代加工厂商微积电的2019年报告,整个2019年65%以上的出货量都是10纳米工艺以上的芯片,所谓高端的7纳米工艺只有35%。而如果我们把整个芯片行业的大数据进行平均的话你们会发现,7纳米甚至5纳米的芯片出货量甚至不到1%。而28纳米以上的出货量在99%。”

  “也就是说,现在全世界范围之内的主流芯片还是在90纳米左右的水平,以此为界限90纳米以上相当于芯片制造领域的宝塔基底,而90纳米往下则开始向塔尖聚拢。”

  “那么咱们国家现在已经非常成熟的90纳米工艺光刻机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我们总说华夏的芯片在被州国掐着脖子,这种说法事实上并不准确。准确的说应该是华夏顶级芯片的制造被州国掐住了脖子!”

  陈渊说的言简意赅,再场的众人不由得耳目一新。

  只是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可就是无法解决。

  “话谁都能说,这事我们也知道,可问题是就算难题摆在面前,我们也算不出题目的答案。”从哈大走出来的张海洋发出了质疑,在学校里他主攻的也是半导体方面,自然清楚如今华夏想在技术上突破有多困难。虽然在这个场合发出质疑有些不妥,但他确实觉得眼前这个青年导师有些想当然了。

  “那如果有最优解呢?”陈渊抛出了答案。

  “你是说碳基芯片?”陈清附和道。

  “没错。”陈渊说道,“其实现阶段我们的材料已经提升的差不多了,至少在芯片领域已经够了,关键是工艺,工艺升级不能飞跃,那就只能缩短。比如原来是90纳米,那么就算我们有7纳米的全套设计图和工艺流程,也造不出来。必须先用90纳米的工艺造出一套70的,再用70造50的。以此类推。直到用9纳米芯片去造7纳米芯片。”

  “但是这个过程太麻烦了,硅基芯片是走不通的,毕竟有这么多限制在。”

  “所以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去研发新的碳基芯片呢?”

  “我想你们也明白,硅基芯片的极限只有一纳米,而下一步,也是必将发生改革就是碳基芯片,华夏想要弯道超车只能另辟蹊径,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