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章 第一桶金_重返199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毛钱左右,像是可口可乐那种牌子,甚至卖到3元钱一瓶。

  贫富差距一目了然。

  城里的有钱人喝可口可乐,健力宝,农村家庭很多连个袋装饮料也舍不得买给娃娃喝。

  江洋随便进了一家有小卖部,开始跟老板交涉着。

  没多久便一脸满足的从店里出来。

  很显然,他的想法完全行得通。

  一上午的时间,江洋甩开腿跑了五六个村子,并且跟店家交涉了同样的内容。

  方法都是一样。

  江洋希望通过这些小卖部,实现用冷饮换粮食的想法,并且大方表示,每兑换一斤粮食,便会给店家1分钱的提成作为回报。

  但这一切有个前提,那就是小卖部每瓶冷饮需要缴纳1毛钱的押金。

  冷饮兑换出去了,江洋来收粮食,再把押金还回去。

  小卖部的老板们当然是乐意之至。

  忙活了整整一个上午,饭都没来得及吃一口。

  当江洋乘坐客车回到县城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钟。

  周浩在贸易街的大槐树下已经等的焦急万分。

  当他看到江洋的时候,总算是深深松了一口气。

  此时他的身后多了一辆农用三轮车,车上堆积了满满的瓶装冷饮。

  “江哥,你可算来了。”

  周浩急忙迎上前去。

  江洋笑道:“怎么,你还怕我放你鸽子不成?”

  周浩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后脑。

  “总共弄出来多少?”

  江洋问道。

  “三轮车上是800瓶,我家里还有不少,正做着呢!”

  周浩答道。

  江洋点了点头道:“有这些基本上差不多了,这800瓶只是样品,这个生意要是做成了,恐怕8万瓶都不够用。”

  周浩听的心中震惊不已。

  “江哥,咱这到底是要做啥生意?”

  江洋哈哈一笑道:“走吧,开上你的三轮车,跟我再下一趟农村。”

  刚回到城里,两个人开上农用三轮又朝着莲花乡驶去。

  当江洋再次回到农村里的小卖部时,店里的老人家都惊讶了。

  直说小伙子的办事效率真快。

  有了周浩的农用三轮车,跑起来乡间的小路是如虎添翼。

  800瓶冷饮很快在二十多个村子的小卖部里铺了出去。

  按照之前的约定,一瓶冷饮一毛钱的押金。

  800瓶冷饮收了80块钱上来。

  周浩数钱笑的合不拢嘴,道:“江哥,你真厉害,那么快就把货全卖出去了,净赚一半。”

  在周浩的心里,成本价5分钱的东西,转眼就1毛钱卖出已经很厉害了。

  他并不知道,这只是江洋运筹帷幄的开始。而这80块钱,仅仅是收上来的押金而已。

  过程中,江洋给每一家小卖铺都留下了家里的座机号码。

  大麦,玉米,高粱等粮食,跟冷饮的兑换都是1比1。

  对于村里的人来说,抓一把粮食到小卖部去,就能换上一瓶冷饮喝,这倒是划算的很。

  他们见粮食见的多了,拿一把玉米出来,跟从兜里掏出钱来,虽说价值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心理作用区别可就太大了。

  仔细算下来,1斤玉米不过3毛钱,而小卖部里其他的汽水最少也要5毛一瓶,还是这个划算的多。

  江洋也在心里算了一笔账。

  抛开每瓶从周浩那里进货的5分钱成本,再去掉运输的油费,人工等乱七八糟的,以及小卖部里的1分钱提成,每瓶冷饮可以净赚2毛钱。

  但他想要的远不止这一点。

  在石山县总共有327个村子。

  目前铺货出去的也就20个村子。

  这20个村子就像是导火索,一旦爆炸,将会在石山县引起不小的震动。

  到时候,这个用粮食换冷饮的生意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江洋带着周浩把冷饮放到村子里的小卖部以后,并没有着急离开,而是找了处阴凉观察着。

  不到半个小时的功夫,村里的娃娃们便拥挤在小卖部的门口。

  有老人火急火燎的拿着盆碗等跑来换的,也有小孩子偷了自家粮食出来换冷饮的。

  这个时候周浩好像反应过来什么了,背后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江哥,这就是你说的生意,也太牛了!”

  江洋笑道:“小把戏而已。”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