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千四百一十四章 大治之相百姓安_武侠世界大穿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事情都可以撇开朝廷和地方豪强势力,起码不会轻易被朝廷和地方豪强势力拿捏了去。

  而三十万人的粮食需求极大,朝廷可不会拨付半分,都得豫州刺史部习性解决。

  要不是林沙真的有办法解决三十万黄巾俘虏的吃饭问题,还想依靠三十万张嘴的巨大需求,带动豫州的经济,换了任何一个豪强家族都承担不起,就是汝南袁氏也一样。

  豫州刺史部的路修到哪里,哪里的百姓就得到了明显好处,三十万人的吃喝拉撒,随便漏一点出来,对于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百姓而言,都是了不得的惊人好处。

  柴米油盐酱醋茶,豫州百姓手里不是没有好东西,只是没有将手里资源获取成钱财的渠道罢了。

  豫州刺史部组织的三十万人规模工程队,不仅帮助沿途百姓将手头字类的资源全部换成钱粮,还有进一步刺激地方经济发展,民生活力的作用。

  林沙不是个苛刻的主,尽管三十万工程人员全是俘虏充当,可每日消耗的粮食菜疏不是一个小数目,还有各种其它物资需求都相当惊人,比如布匹药材之类的东西就必不可少。

  大头可以让地方豪强得了去,刺史部甚至还能利用官府的信誉赊欠大半,就算只有小半让普通百姓得了好处,对整个豫州的民生经济都有极大好处。

  不仅如此,因为三十万工程人员的巨大布匹和药材消耗,刺史部还特意派遣精干的宣传人员,深入到各郡各国乡亭一级,将刺史部的需求直接告之最底层的百姓,让他们知晓官府的收购地点以及价钱,减少其中可能被乡亭土霸盘剥的可能。

  这样的行为前所未有,所谓朝令不下县,这是大汉四百年约定成俗的规矩。

  尽管朝廷会任命乡老和亭长,可广大的乡村实际上掌控在地方宗族手上,宗族高层对于底层族人有着惊人和约束和控制力。

  刺史部的行为,明显破坏了这样的规矩,明知自身利益将受到削薄,自然引来乡村宗族高层的不满。

  可不满归不满,胳膊扭不过大腿,他们在自家地盘上作威作福也就罢了,根本就没资格跟刺史部炸刺。

  不要说他们,就是豫州两郡郡守和四国国相,都对刺史部把手伸得过长不满,可刺史林沙实在太过强势,他们就是不敢配合也没那胆子。

  中平三年,豫州两郡四国官府首脑,因为不配合刺史部施政,短短不足一年时间足足换了两茬,下面的县令和县长更换频率更加迅速。

  刺史林沙摆明态度,他直接划下道来,愿意遵守配合的留下,不乐意的直接滚蛋,三条腿的蛤蟆不要找,想当官的人可多得是。

  他的手段简单粗暴,直接拿钱把十常侍砸晕,给灵帝的好处更是多得叫人眼红,之后的事情还不是他说什

  请收藏:https://m.smlf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